2018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8-07-10
  

  • 全选
    |
    植物诱变育种·农业生物技术
  • 李晓锋, 朱红芳, 朱玉英, 侯瑞贤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49-125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并利用其选育新品种,通过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制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新种质SP67,并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杂交新品种艳春。形态观察表明,艳春植株直立,中矮箕类型,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面光滑;叶柄淡绿色、较宽;耐寒性强,抗病抗逆性好,抽薹晚,品质优良;播种后35 d采收平均产量为2 750 kg·666.7 m-2,全国各地均可种植。艳春通过空间诱变结合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的选育说明空间诱变对不结球白菜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对后代农艺性状的改良具有促进作用,对解决春季不结球白菜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赖上坤, 陈春, 赖尚科, 王磊, 陈卫军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56-1266.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对其抗倒性的影响,以黄淮稻区最新育成的2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按株高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不同株高类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茎秆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8个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株高、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2%、24.4%和9.9%;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均随株高增高而增加。所有参试品种倒3、倒4和倒5节位叶鞘长度、节间长度、节间鲜重和倒伏指数等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介于8.8%~40.4%之间,且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对应性状参数均随着株高的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株高、穗长、穗鲜重及籽粒产量均与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度依次为株高>穗长>穗鲜重>籽粒产量。说明不同品种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茎秆特征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倒伏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穗鲜重影响较大,而产量影响较小。综上,水稻育种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株高、减小穗型,通过增加穗数和改善群体质量来实现丰产性和抗倒性的双提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抗倒伏水稻育种和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 岳海旺, 李春杰, 李媛, 卜俊周, 魏建伟, 彭海成, 陈淑萍, 谢俊良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67-128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评价河北省春播玉米品种产量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辨别力,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和AMMI模型对2011-2012年河北省北部春播区试14个品种和西部春播区试13个品种分别在10个试点和9个试点进行玉米品种产量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北部春播区试中地175、XBS688和鲲鹏7074丰产性较好,唐08-72最差;农大108、蠡试2975、农单906、中地175稳定性较好,唐08-72最差;裕丰、张家口、宽城和涞源试点代表性较好,丰润和抚宁试点辨别力较弱,蔚县、裕丰和固安3个试点较其他试点有较强的辨别力;2012年西部春播区试科试787和中地175丰产性较好,农大108、粟1754、科试787和中地175等品种稳定性较好,阜玉201号丰产性和稳定性均最差;涉县、平山、邢台县将军墓等试点代表性较好;行唐和涉县试点较其他试点有较强的辨别力。2年试验结果表明,中地175属于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农大108(对照)属于稳产性较好、丰产性一般的品种,唐08-72和阜玉201号属于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差的品种,裕丰和涉县试点属于代表性和辨别力均较好的试点。GGE双标图和AMMI模型对品种产量稳定性和试点辨别力分析结果差异不大,说明这2种方法均可作为区域试验分析的理想工具。本研究为玉米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雪婷, 杨文雄, 柳娜, 杨长刚, 王世红, 王新永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81-129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甘肃省西部地区抗旱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本研究选取该区域实际生产中表现较好的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产量、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基础,结合主成分分析、抗旱指数、抗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同时,通过GGE双标图呈现参试品种与各类指标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抗旱性依次为五谷568>五谷704>陇单9号>武科8号>先玉335。GGE双标图显示农艺性状中,百粒重与穗长、穗行数的正相关性较为紧密;生理生化指标中,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与光系统PSII中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根活力(RA)与叶绿素含量(Chl)的负相关性较为密切。同时,穗粗、百粒重、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Fv/Fm等多个性状出现在五谷568所在的扇区,直观地从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水平反映出五谷568的抗旱性优于其他品种的原因。本研究为甘肃西部地区玉米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该地区抗旱型玉米品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
  • 周丽亚, 龚一富, 俞凯, 陈俊粤, 王何瑜, 章丽, 严小军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91-129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三角褐指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能力,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0、0.5、2.5、12.5、62.5和312.5 mg·L-1)的花生四烯酸(AA)处理三角褐指藻,探究三角褐指藻生长、总脂、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 PCR研究脂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转录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0.1~ 62.5 mg·L-1)的AA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312.5 mg·L-1)则抑制其生长。游离脂肪酸与总脂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脂肪酸在AA浓度为12.5 mg·L-1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4倍;总脂则在AA浓度为62.5 mg·L-1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5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AA浓度为312.5 mg·L-1时,油脂合成相关基因LPAATGPATKAS IIACCase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AA促进三角褐指藻油脂的积累可能是通过增加油脂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来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实现微藻油脂的能源化目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 蒙祖庆, 宋丰萍, 刘婷
    核农学报. 2018, 32(7): 1298-1308.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西藏玉米地方品种与我国常用玉米优势群间的遗传关系,挖掘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潜能,以69份西藏玉米地方代表品种和代表我国常用玉米优势群体的10个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选用均匀覆盖玉米染色体组的 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与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骨干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69份西藏玉米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到36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23个等位基因,平均9.1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93,遗传多态性高于我国西南区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水平,支持我国玉米由印度经西藏传入四川的论点。依据79份参试材料的Roger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法将参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中西藏玉米地方品种与骨干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介于0.09~0.58之间,平均值为0.26,表明西藏玉米地方品种与国内玉米现代品种及核心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本试验初步推断西藏玉米地方品种可能具有独立的遗传演化系统,且基于SSR分析结果,确定了西藏玉米地方品种多态性及其与骨干自交系间的亲缘关系,为我国优势玉米种群的发掘和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 傅鸿妃, 吕晓菡, 陈建瑛, 李国景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09-1319.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良辣椒品种和挖掘新品种选育的特异种质材料,以52份纯化的辣椒种质为供试材料,对18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性、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分别基于表型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并对2种聚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性状在不同种质材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4.57%,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47;被提取的前7个成分占表达信息量的78.153%,其中第1主成分占表达信息量的20.991%,且第1主成分在果实直径、果肉厚度、单果重、果形指数、叶片宽度和叶片长度等性状上呈现较高的载荷量;表型性状分析将52份材料分成四类,SSR标记分析将52份材料也分成四类,但2种分类方法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027,P=0.605>0.05),即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吻合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辣椒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冯立娟, 尹燕雷, 焦其庆, 杨雪梅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20-1329.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石榴PAL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性,解析石榴呈色和褐变机理,以石榴品种泰山红和泰山三白甜为试材,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PAL基因全长,分析其在不同发育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从泰山红果皮cDNA中克隆得到石榴PAL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Y094504)。PAL基因ORF序列长2 205 bp,编码734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苯丙氨酸和组氨酸解氨酶保守结构域、PLN02457结合位点和PLN02457超家族保守结构域;石榴PAL编码蛋白的预测分子质量为79 693.87 Da,为稳定蛋白和亲水性蛋白,存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3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含有丰富的 α-螺旋(47.55%)和无规则卷曲(30.5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泰山红和泰山三白甜果实发育过程中,PAL表达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泰山红果实发育各时期果皮中PAL表达水平均高于泰山三白甜;2个品种发育期果皮褐变度逐渐降低,且泰山三白甜褐变度明显高于泰山红;泰山红果实发育期果皮花青苷含量逐渐升高,泰山三白甜变化较平缓,且泰山红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泰山三白甜。2个品种PAL基因表达量与褐变度呈显著正相关,泰山红PAL基因表达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石榴果实呈色和褐变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胥华伟, 侯典云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30-133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集胞藻PCC6803乙醇酸脱氢酶与水稻Rubisco小亚基叶绿体转运肽(RCTP)的融合蛋白是否能准确定位到水稻叶绿体,本研究以特异引物从集胞藻PCC6803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约1.5 kb的片段,将该片段与水稻Rubisco小亚基叶绿体转运肽连接,然后将融合片段连入瞬时表达载体P322-d1-eGFP,测序,获得融合基因RCTP-gdh,进一步构建了叶绿体定位的瞬时表达载体RCTP-GDH-eGFP-d1并进行了叶绿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集胞藻PCC6803 GDH共编码492个氨基酸,含有FAD结合域、FAD关联的氧化酶活性(222~464 aa)以及乙醇酸氧化酶亚基(51~463 a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融合蛋白RCTP-GDH-eGFP可以准确定位到水稻叶绿体,但其转运效率低于RCTP-eGFP的转运效率,叶绿体和细胞质中的融合蛋白RCTP-GDH-eGFP都易于聚集而呈斑点状。本研究为进一步应用集胞藻gdh基因改造C3作物光呼吸代谢途径,抑制C3作物光呼吸速率,提高作物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
  • 石晓雯, 贺立恒, 焦晋华, 刘霞宇, 王婷, 刘世芳, 贾小云, 李润植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38-1348.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MYB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初生次生代谢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为全面解析甘薯基因组MYB转录因子信息,本研究基于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三裂叶薯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等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检测其中10个R2R3-MYB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不均匀分布于15条染色体的160个ItbMYB基因,其中第7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21个基因),第8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6个基因)。根据MYB结构域所含MYB重复个数,160个ItbMYB家族转录因子被分为4类,其中1R类包含36个基因、R2R3类120个基因、3R类4个基因、4R类1个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60个ItbMYB聚为18个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的ItbMYB转录因子的motif类型和数目相似,但所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不同。根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将三裂叶薯R2R3-MYB类分为30个亚类。qRT-PCR检测结果表明,R2R3-MYB响应干旱和盐胁迫,且不同胁迫时间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甘薯MYB转录因子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景艺峰, 赵淑靓, 刘青青, 杨敏, 王翠玲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49-135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光周期途径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对光周期途径中的光诱导形成了极其精细和完善的光感受系统。植物接收光信号主要通过光感受系统中的光受体(photoreceptor)实现。ZTLs家族是一类蓝光受体蛋白,泛素化调节植物体内蛋白质的降解,在光信号向生物钟输入和调节下游开花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不同植物中ZTLs家族蛋白的结构、功能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展望,为阐明ZTLs家族通过光周期途径调控开花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农产品辐照研究·食品科学
  • 肖欢, 韩燕, 翟建青, 邹剑敏, 盛中伟, 蒋云升, 赖宏刚, 曹宏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58-136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冷鲜鸡微生物含量的影响及肉品品质的异同性,采用2.5 kGy剂量的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真空包装冷鲜鸡,对其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丙二醛含量、pH值、嫩度、系水力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冷鲜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均未检出;2种辐照处理组冷鲜鸡的丙二醛含量、pH值、TVB-N值在整个贮藏期内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种辐照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冷鲜鸡的L*值和a*值,且电子束处理组显著高于γ射线组,对照组b*值在同一贮藏期显著高于2种辐照处理组。由此可知,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对冷鲜鸡的微生物含量和肉品品质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为辐照技术应用于冷鲜鸡保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 翟永贞, 周昌瑜, 詹光, 王颖, 潘道东, 孙杨赢, 曹锦轩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68-1376.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ATP处理对鹅肉骨骼肌组织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和保水性的影响,以浙东白鹅为试验对象,探究ATP浸泡后鹅肉在成熟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能量代谢物质(ATP、ADP和AMP)的含量、肌肉组织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以及鹅肉的蒸煮损失率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20 mmol·L-1 ATP处理显著促进了鹅肉组织内ATP、ADP和AMP的含量,同时促进了肌肉组织中Z线和I带的断裂。拉曼光谱分析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含量显示,20 mmol·L-1 ATP处理显著促进了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逐渐向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转变(P<0.001);保水性结果分析显示,与CK相比,20 mmol·L-1 ATP处理在成熟48~168 h有更低蒸煮损失率(P<0.001)。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蒸煮损失率相关性分析显示,α-螺旋与蒸煮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01);β-折叠(r=-0.87,P<0.001)、β-转角(r=-0.72,P<0.001)、无规则卷曲(r=-0.85,P<0.001)与蒸煮损失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为探究ATP处理对肌肉保水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思路。
  • 施衡乐, 吴伟杰, 郜海燕, 韩延超, 陈杭君, 刘瑞玲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77-1383.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紫背天葵的采后损失,提高其贮藏品质,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对采后紫背天葵进行处理,研究短波紫外线对紫背天葵采后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紫背天葵的失重率和菌落总数,延缓维生素C、叶绿素以及L*值的下降,减少总酚和黄酮的损失,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能较好地保证紫背天葵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其中 5 kJ·m-2UV-C处理效果优于1、3 kJ·m-2UV-C处理组。本研究中UV-C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紫背天葵的采后品质,其在采后紫背天葵贮藏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付晶晶, 王正雯, 潘道东, 曹锦轩, 孙杨赢, 何俊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84-1392.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传统香肚制作周期长,风味单一的不足,本研究添加鸭肉与猪肉混合,以木糖葡萄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香肚工艺条件,并对发酵香肚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香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鸭肉、猪肉添加比例1:1、木糖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菌种配比1:2、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16 h,此条件下制得的发酵香肚具有较好的感官特性和抗氧化性。发酵香肚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出74种,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萜烯类和醛类。其中,茴香脑、右旋柠檬烯、己醛和苯甲醛是发酵香肚成品的主要风味成分。与市售香肚相比,发酵香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多。本研究为香肚的发酵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徐华, 张茹, 刘连亮, 张进杰, 杨文鸽, 楼乔明
    核农学报. 2018, 32(7): 1393-1399.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辣木籽油脂的微波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油脂的营养价值,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优化辣木籽油脂的提取工艺,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辣木籽油脂的脂质组成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二氯甲烷-甲醇(3:2,v/v)、液料比7 mL·g-1、提取时间10 min、提取温度70℃,在此优化条件下,辣木籽的油脂提取率为38.43%。辣木籽油脂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以油酸(C18:1n-9,75.77%)、山嵛酸(C22:0,6.74%)、棕榈酸(C16:0,6.04%)和亚油酸(C18:2n-6,5.30%)为主,是典型的高油酸型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辣木籽油脂的微波提取、营养评价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景, 刘晓雯, 郭婷, 马良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00-140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对果蔬中常用杀虫剂氧化乐果和溴氰菊酯含量的快速检测,本试验利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建立电化学快速分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功能化后的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电极表面电子的传递速率,使氧化乐果和溴氰菊酯2种农药检测灵敏度更高。其中,检测氧化乐果的线性范围为1×10-5~1×10-1mg·kg-1,最低检出限为5×10-6mg·kg-1,加标回收率为89.6%~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64%~8.10%之间;检测溴氰菊酯的线性范围为1×10-4~1 mg·kg-1,最低检出限为7×10-5mg·kg-1,加标回收率为88.1%~106.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44%~8.68%之间。与NY/T 761-2008气相色谱法检测氧化乐果和溴氰菊酯的灵敏度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性及检测稳定性,对果蔬中这2种杀虫剂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志, 张永志, 周铁锋, 邵圣枝, 周莉, 袁玉伟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08-1416.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市场监管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手段,为评估不同烘干方式对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考察茶叶产地溯源的有效性及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本试验通过元素分析仪联用同位素比质谱(EA-IRMS)测定5种烘干方式(烘箱直接杀青烘干、微波杀青扁形机烘干、微波杀青烘箱烘干、扁形机杀青直接烘干和扁形机杀青摊晾烘干)下西湖龙井茶(龙井群体种)中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椭圆置信区间(EJCR)测试探讨不同烘干方式下西湖龙井茶中单个和多个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烘干方式可能导致茶叶中单个稳定同位素比率出现较大变化,但多因素椭圆置信区间测试表明5种烘干方式西湖龙井茶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建立西湖龙井茶与山东、重庆产区茶叶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2 000次随机循环,3个产区茶叶判别准确度均高达90.0%以上,充分验证了溯源的有效性及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原产地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应用可行性。
  • 张建友, 赵瑜亮, 丁玉庭, 高飞, 吕飞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17-142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风味特征是衡量肉制品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近年来,肉制品风味特征与脂肪、蛋白质氧化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质主要受氧气、光、酶等因素影响发生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蛋白质受活性氧等氧化作用导致交联、羰基化或形成二硫键。脂质氧化产物醛类、酮类、醇类等对肉制品风味具有显著影响,蛋白质羰基衍生物α-氨基己二酸(AAS)和γ-谷氨酸半醛(GGS)参与到Stecker降解反应中生成Strecker醛,对肉制品风味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综述肉制品中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氧化机理、脂质与蛋白质氧化相互作用及其对肉制品风味的影响,以期为肉制品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同位素示踪·资源环境·动植物生理
  • 屠晓, 邓先亮, 朱梦华, 李晓芸, 荆培培, 戴其根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25-143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穗型超级稻3种栽培株型的源库特征,最大程度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选用3个不同穗型的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即南粳9108(中穗型)、武运粳24号(大穗型)和甬优2640(特大穗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不同栽培株型群体,分析不同穗型超级稻3种栽培株型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转运力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3种株型群体的产量均依次为中间型>草盖顶>穗盖顶,其中中间型平均较穗盖顶和草盖顶增产6.31%和3.45%,且穗型越大,中间型增产幅度越大,甬优2640中间型分别较穗盖顶和草盖顶增产8.51%和5.36%。不同穗型品种3种株型均表现为穗盖顶穗数不足,草盖顶每穗粒数低,穗型较小,且均群体库容量较小,而中间型具有足量、壮秆的大穗,群体库容量大;中间型的叶面积指数(LAI)、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冠层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均占优势,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高,平均较穗盖顶和草盖顶高18.27%和5.59%,茎叶干重对籽粒贡献率最低,均低于20%;穗盖顶在上述指标中均不占优势,草盖顶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和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较低,综上,中间型是一种源强库大的超级稻株型。本研究为超级稻最佳栽培株型的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卉, 张黎明, 周清明, 黎娟, 向德明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35-1441.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烤烟产质量,探究连续施用生物炭的长期效应,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连续施用生物炭对烤烟黑胫病、干物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生物炭能降低烤烟黑胫病的发病率(降低2.78%~8.33%)及病害指数(降低1.39%~4.40%),但其对病害的抑制作用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逐年降低;连续施用生物炭有利于烤烟根系的干物质增加(增加19.50~43.02 g),总干物质积累量在2015、2016年均有所增加(增加40.50~85.20 g),但在2017年时略有降低(降低20.00 g);连续施用生物炭能提高烤烟的产质量,烤后烟叶的上等烟(增加2.60%~8.91%)、中上等烟比例(增加0.51%~3.67%)及经济性状各指标(产值增加2 485.64~6 216.13元·hm-2),但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均逐渐下降。综上,连续施用生物炭能减轻烤烟黑胫病害,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缓解因连作时间延长导致的烤烟产质量下降。本研究对优质烤烟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戴林建, 盖淑杰, 周子迁, 邓子恒, 刘晓颖, 周智, 卢向阳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42-144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湖南烟区冬季大棚育苗常遇到的低温寡照问题,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不同波段的荧光粉组装成不同光谱的LED植物光源器件,开展不同光质LED对苗期的补光试验,研究LED不同光质对烟草育苗及烟苗生长的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灯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LED补光,烟苗出苗率、苗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高、叶绿素、根系活力较荧光灯(对照组)显著增加。最佳LED补光可以缩短育苗时间至47 d,较对照组提前36 d,显著增强了成苗素质。在荧光粉激发型LED植物光源器件中,以发射峰位于630 nm波段荧光粉的器件补光效果最好,其所育烟苗素质较对照组高,能达到移栽壮苗要求,可以满足烟苗冬季补光育苗的条件。本研究为烤烟育苗人工补光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帆, 王晨冰, 赵秀梅, 王发林
    核农学报. 2018, 32(7): 1448-145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8.07.1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旱地果园在长期垄膜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在具有17年成龄的天王1号苹果园进行4年田间定位试验,共设3个处理,即垄膜全年覆盖(PFM)、3-6月底覆盖(JM,2月底覆膜,6月底揭膜)和清耕(对照,CK)。结果表明,0~30 cm土层3种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30~60 cm土层。0~30 cm土层,与CK相比,PFM和JM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且JM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分别较PFM高20.6%和15.2%,而有效磷、速效钾则减少7.8%和9.7%;30~60 cm土层,处理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FM和J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熵均发生变化。其中,0~30 cm和30~60 cm土层在JM处理下,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明显高于PFM处理,分别为7.6%和5.3%,而微生物熵则有所下降;0~30 cm土层,3种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代谢熵在整个试验期变幅显著高于30~60 cm土层,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1)。综上,长期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物质间的转化速度,以JM处理对提高苹果园土壤肥力效果更为明显。苹果园2月底覆膜6月底揭膜可作为半干旱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科学有效的果园管理栽培模式。本研究为西北干旱雨养区苹果园土壤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