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7-06-20
  

  • 全选
    |
    论文
  • 张书标;马洪丽;黄荣华;章清杞;
    J4. 2007, 21(03): 209-211+241.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首次育成了1个籼稻直立穗突变体。该突变体穗型直立,与亲本品种9311的弯曲穗型显著不同。与9311相比,该突变体的株高显著下降,穗粒数减少、穗子缩短、剑叶变短、谷粒变宽变短,但千粒重没有发生变化。遗传分析表明,直立穗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组配的杂种与原杂交稻品种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

  • 谢崇华;王丹;郑春;陈永军;王英;罗洁;廖伟;
    J4. 2007, 21(03): 212-21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快中子脉冲堆对水稻种子进行中子辐照后用赤霉素(GA3)处理,对处理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矮B和CB的致死注量为486×1010/cm2,绵恢2009为900×1010/cm2,明恢63和绵恢2095则为1350×1010/cm2;半致死注量:红矮B和CB为198~486×1010/cm2之间,绵恢2009约为486×1010/cm2,明恢63为629.48×1010/cm2,绵恢2095为774.69×1010/cm2。辐射敏感性表现为保持系>恢复系,即红矮B、CB>绵恢2009>明恢63>绵恢2095。赤霉素为有效的中子辐射防护剂,40和80mg/L是水稻中子辐照复合处理适宜的浓度。

  • 宣云;赵伟;宋丰顺;易成新;倪大虎;李莉;杨剑波;
    J4. 2007, 21(03): 217-22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16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包括水稻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种以及少量常规稻,从分布在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的引物,这些引物在16份材料间共扩增出61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4.36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97之间。生产中应用的BT型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分别聚类于不同的类群,遗传关系较远。

  • 张琳碧;荣廷昭;张采波;朱英国;曹墨菊;
    J4. 2007, 21(03): 221-223.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太空诱变处理玉米核不育材料的可育株、不育株花药的生理生化特性差异,对可育、不育材料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处理玉米核不育材料的可育株花药中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不育株花药的,且可育株花药中的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随着花药的发育逐渐累积,在不育株花药中这些指标的变化不明显。

  • 张冬雪;王丹;张志伟;
    J4. 2007, 21(03): 224-22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辐射处理主因素及其与培养基成分、外植体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东方百合鳞片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辐射剂量范围内,离体培养约6d的百合鳞片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存活率随剂量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辐射处理对百合鳞片的出芽率和出芽数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芽诱导阶段,培养基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鳞片的辐射敏感性;鳞片辐射敏感性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减弱;外部鳞片与中部鳞片表现的辐射敏感性基本一致。

  • 徐步进;
    J4. 2007, 21(03): 228-22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慧琴;谢鸣;陈昆松;蒋桂华;吴庆;孙崇波;黄普乐;吴延军;
    J4. 2007, 21(03): 229-231+267.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处理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花蕾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以辐照剂量20Gy的效果最好,其中章姬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39.09%,丰香提高35.68%;在同一种诱导培养基上,经辐照处理产生的愈伤组织,章姬的绿苗分化率与对照相比,提高6.67%~6.72%,丰香提高了4.73%~6.45%。

  • 万小荣;李玲;
    J4. 2007, 21(03): 232-23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番茄基因组中克隆LeNCED1基因5′-侧翼1456 bp调控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LeNCED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中存在响应昼夜节律的顺式作用元件Circadian、光响应元件Box I、逆境胁迫响应元件(TC-rich repeats)、ABA响应元件ABRE等,构建了LeNCED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与报告基因GUS融合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LeNCED1p:GUS。

  • 徐春霞;葛亚明;朱雪云;陈利萍;
    J4. 2007, 21(03): 237-241.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子标记对榨菜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变异性进行了分析。RAPD检测表明:经2、3和5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以及经2次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呈现多态性,变异频率分别为2.04%、1.85%、1.79%和1.56%;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表明,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在染色体倍性上与亲本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皆为二倍体(2n=36)。另经2、3和5继代培养只有2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出了再生植株,且有3.33%的植株与其亲本间存在表型差异。

  •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李兴江;潘丽军;
    J4. 2007, 21(03): 242-245+25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利用亚硝基胍(NTG)对米根霉As3.3462进行诱变,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11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比原始菌株降低35.2%,而乳酸含量提高了79.6%。对原始菌株和mut-2突变菌株在发酵过程中ADH与LDH活力变化分析表明,突变菌株的最大ADH活力比原始菌株降低了60.6%,而LDH活力与原始菌株相比略有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mut-2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生物量和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均比原始菌株提高。

  • 梅淑芳;贾莉萌;高君恺;杨朝柱;舒小丽;吴殿星;
    J4. 2007, 21(03): 246-24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便于育种利用,对农业部标准中的米质测定方法(NY147-88)作了简化,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法高度正相关(r=0.9996),两种方法间的测定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与标准法相比较,简易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样品量少等优点,可用于小样品或育种大群体的筛选测定。

  • 王瑛;朱宝成;孙毅;张琳宇;罗建平;
    J4. 2007, 21(03): 249-252+26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来源于大麦的lea3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紫花苜蓿栽培品种“中苜一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过膦丝菌素类除草剂(PPT)的4次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后共获得21株抗性再生植株。经叶片涂抹除草剂试验和lea3基因的PCR分子检测证明,lea3基因已整合到紫花苜蓿的基因组中。与对照植株相比,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显著增强的耐盐能力,表明遗传转化lea3基因可用于苜蓿抗旱耐盐新品种的选育。

  • 文义湘;
    J4. 2007, 21(03): 253-25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籼型恢复系郴R92-225的杂交和辐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制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的情况。对选育的郴R92-225的有利变异和选育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 冯大领;孟祥书;王艳辉;刘霞;李明;赵锦;白志英;
    J4. 2007, 21(03): 256-26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成功诱导体细胞胚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体细胞胚高频率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脱落酸以及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组合使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体细胞胚发生中的应用进展,为植物体细胞胚的诱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邹朝晖;邓钢桥;赵军旗;王芊;李文革;彭玲;罗志平;
    J4. 2007, 21(03): 261-263.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中药辐照杀菌产业化应用过程中,采用规范的辐照工艺,但产品卫生质量仍不达标的中成药金锁丸为样品,从其中分离出耐辐射的微生物,该微生物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菌落为乳白色同心圆状,显微镜观察菌体为杆状,测得在生理盐水和滤纸片中的D10值分别为6.75和7.18kGy。

  • 陈惠元;丁钟敏;彭志刚;李柏开;李荣歧;
    J4. 2007, 21(03): 264-267.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60Coγ射线对其辐射变性,并优化制备条件。对辐射变性淀粉的粘着力、浆膜、粘度热稳定性等浆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变性淀粉在制备工艺上比化学法更简单和环保,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 邵平;孙培龙;孟祥河;姜绍通;
    J4. 2007, 21(03): 268-272+28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琥珀酰化和蛋白酶复合改性以提高其溶解性及其他特性。对复合改性面筋蛋白与原面筋蛋白、琥珀酰化面筋蛋白、碱性蛋白酶改性面筋蛋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pH 3~11、水解度4%~12%的范围内,复合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亦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比原面筋蛋白、酰化面筋蛋白、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改性产物都高。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则先增加后降低,在水解度4%时具有较佳值,但在各水解度下较单一改性的面筋蛋白产物都要低。添加复合改性面筋蛋白面团黏弹性和面包口感较好,内部结构均匀、细腻。

  • 熊巧玲;邢增涛;冯志勇;John Buswell;边银丙;
    J4. 2007, 21(03): 273-27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0.8、1.2、1.6和2.0kGy60Coγ射线辐照白灵菇,在4℃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经过1.2kGy辐照处理的白灵菇维持了最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最大的硬度,贮藏保鲜时间最长。白灵菇在贮藏期间的硬度越大,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越高,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辐照会加大白灵菇的细胞膜透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剂量过大反而会加速营养成分降解和腐烂。

  • 胡金慧;胡洋;
    J4. 2007, 21(03): 277-28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用控制图确定中药产品辐射消毒剂量的方法。具体为细菌表观D10值作为D10值,以初始污染的-X控制图的上控制线为N0,采用公式法计算中药的消毒剂量。应用该方法提供的辐照灭菌剂量不受初始污染正常波动的影响,在产品稳定生产期间内持续有效且有99.73%的置信区间,可有效提高辐照产品的合格率。

  • 刘超;汪晓鸣;张福生;
    J4. 2007, 21(03): 281-282.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板栗经过0.5kGy低剂量辐照处理和0℃~4℃低温贮藏,能取得良好的贮藏效果。辐照后的板栗经过8个月的冷藏后保持较高的水分、糖、淀粉含量,能保持较好的质量品质。

  • 王伟;岳玲;丁炜;余志扬;汪海燕;叶庆富;吕龙;
    J4. 2007, 21(03): 283-28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采用同位素成像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对[A环-U-14C]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中的迁移和淋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环-U1-4C]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S1~S7)薄板层析中的Rf值分别为0.36、0.27、0.21、0.31、0.30、0.15和0.24,这表明丙酯草醚在S1中属于中等移动农药,而在其余6种土壤中均属于不易移动农药。结果还表明,[A环-U1-4C]丙酯草醚在7种土壤中随水(最大降雨量200mm/24h)的淋溶性较弱,在S1和S4中其主要分布在0~6cm土层,其余5种土壤中则主要分布在0~4cm土层。丙酯草醚在7种供试土壤中的最大淋溶量峰值均出现在0~2cm表层。因此,从迁移和淋溶特性看,田间使用丙酯草醚不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 任万军;杨文钰;樊高琼;吴锦秀;汪莉红;
    J4. 2007, 21(03): 287-290+294.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剪根水培和3H核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力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单株根长、根数和根重均在孕穗期达到峰值;3种种植方式中,常耕插秧处理的植株在拔节至抽穗期发根力最强,而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发根力最低。抽穗后10d,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新根重、新根3H-同化物比活度、总活度和分配比例均最高。新根干重与新根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

  • 高玲;张荣铣;
    J4. 2007, 21(03): 291-294.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抽穗期施氮肥可提高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全氮与Rubisco的含量,而蛋白水解酶活力则下降。在小麦旗叶光合功能可逆衰退阶段,叶片全氮、Rubisco的15N丰度均处于高水平,莱州953小麦旗叶全氮、Rubisco的15N丰度分别从0.998降至0.651和1.432降至0.470,扬麦5号旗叶中全氮、Rubisco的15N丰度分别从0.896降至0.485和1.243降至0.511,表明Rubisco仍处于动态的降解、合成这一周转过程中,仍有大量的Rubisco重新合成;而在光合功能不可逆衰退阶段,叶片全氮、Rubisco的15N丰度均处于低水平,全氮、Rubisco的15N丰度分别维持在近对照水平,且基本无变化,表明此时无Rubisco的重新合成;同时也说明小麦植株在生育后期仍有较高的吸收、利用氮素的能力。

  • 孙文涛;张玉龙;娄春荣;於丽华;王聪翔;宫亮;
    J4. 2007, 21(03): 295-298+267.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沟灌和滴灌对温室番茄栽培尿素氮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处理番茄对15N肥料利用率是11.5%(地上部分),沟灌处理15N肥料利用率是7.4%。滴灌处理番茄所吸收的15N肥料量比沟灌处理提高了56.3%,灌溉方式对肥料15N在果实、茎、叶中的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影响。0~100cm土层中15N肥料残留量滴灌处理为143.1kg/hm2,占氮肥投入量的63.6%,沟灌处理残留量为133.0kg/hm2,占氮肥投入量的59.1%;其中在0~20cm表土层中残留的肥料氮最多,沟灌和滴灌分别达到了79.9kg/hm2和97.3kg/hm2,占0~100cm土层肥料氮残留总量60.1%和68.0%。沟灌处理肥料氮的损失量为75.5kg/hm2,占氮肥投入量的33.5%;滴灌处理肥料氮的损失量为56.0kg/hm2,占氮肥投入量的24.9%。

  • 张绪成;上官周平;
    J4. 2007, 21(03): 299-304+31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及其氮素响应。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品种间差异又因生育时期而不同;施氮显著提高了拔节期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扬花期和灌浆期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了全生育期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提高叶绿素a含量能显著提高叶片ФPSⅡ、Fv/Fm、qP和降低qN;叶绿素b含量的升高能显著增强热耗散,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促进水地品种叶片光能的光合碳同化作用和旱地品种的热耗散。拔节期对照处理的旱地品种的ФPSⅡ和qN显著高于水地品种,在该时期品种抗旱性差异表现较为明显,能够通过提高光合机构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热耗散来增强光合机构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 谭雪莲;张绪成;郭天文;夏芳琴;张金林;
    J4. 2007, 21(03): 305-31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I-6400光合仪和Mini-PAM型便携式荧光仪检测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定西35号,耐旱)和水地(宁青4号,不耐旱)小麦幼苗光合与荧光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品种对氮素处理比较敏感。耐旱和不耐旱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胞间CO2浓度(C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气孔限制值(Ls)对3个氮素水平的响应基本一致:2个品种N15(15mmol.L-1)处理的Pn、Gs、ETR显著高于N5(5mmol.L-1)和N30(30mmol.L-1)处理;N5处理的Ci和qP高于N15和N30处理,且3个氮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N30处理的Ls高于N5和N15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个品种的PSⅡ总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和IWUE对3个氮素的响应不同:水地品种N15处理的Yield和N30处理的IWUE最高,而旱地品种N5处理的Yield和N15处理的IWUE最高。

  • 申震洲;刘普灵;杨明义;谢永生;姚文艺;李勉;连振龙;琚彤军;
    J4. 2007, 21(03): 311-31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观测年度气候条件下,坡面产流初始阶段片蚀是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试验期间的三次降雨片蚀分别占坡面总侵蚀量的71%、48%、49%,表明坡面侵蚀处于片蚀-细沟侵蚀演变的初期阶段;同时随着降雨的进行,细沟侵蚀量在不断增大,表明坡面由片蚀为主逐渐过渡到片蚀向细沟侵蚀转变的阶段。对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不同部位的侵蚀泥沙来源研究表明:无论片蚀绝对量如何变化,坡面表层上段的相对侵蚀量始终不大于10%,表明坡面片蚀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坡面下部;降雨结束后对不同坡段的细沟相对侵蚀量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结果分别为:距坡脚0~1米坡段16%;2~4米坡段6%;5~9米坡段3%,三段的侵蚀量之比约为5∶2∶1,表明细沟侵蚀的主要来源集中在距坡脚4米段内。

  • 刘强;黄应祥;岳文斌;王聪;王浩;
    J4. 2007, 21(03): 317-321.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07.03.0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赛乐硒为硒源,研究了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添加不同水平硒(0、0.3、0.6和0.9mg/kg)对西门塔尔牛育成母牛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赛乐硒提高了母牛发情周期LH、FSH、P4、E2水平,0.3和0.6mg/kg组显著高于0.9mg/kg和对照组,0.9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推断0.6mg/kg处理对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有显著促进作用,兼顾基础日粮含硒量,建议日粮硒水平为0.67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