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1999-10-20
  

  • 全选
    |
    论文
  • 谢宗传,邢小黑,赵永富,朱佳庭,刘践,陈忠海
    J4. 1999, 13(05): 257-26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大蒜经60 Co γ射线辐照后影响色素变化的若干因素,包括显色试剂、温度、不同大蒜器官不同实验方法、地方品种和辐照剂量等,本研究结果目前还没有找到辐照大蒜稳定的显色剂。

  • 王守经,孙守义,于子厚,邹积万,张志远,关学雨
    J4. 1999, 13(05): 261-266.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态堆码方式对中药六味地黄丸粉进行辐照杀菌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于辐照源轴线方向不同距离处的药品堆积厚度与辐照剂量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p< 001) ,相关系数 r = - 09947 。辐照工艺技术的改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杀菌效果,提高产品总体吸收剂量均匀度,是保证杀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六味地黄丸粉中杂菌的 D10 值为217k Gy 。经100 k Gy 剂量辐照后的六味地黄丸粉,没有发生质量改变,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没有变化。

  • 夏和舟,陈玉霞,曹宏云,林勇,周国全
    J4. 1999, 13(05): 267-271.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货物静态堆码辐照过程中,采用单板源进行4 工位辐照能有效降低立面剂量场的不均匀度,提高辐照质量,射线利用率达2227 % 。

  • 路大光,王恩东,李咏军,刘晓辉,贺秋兰,刘琼茹,王华嵩,宛占兴,王克杰,杨克诚
    J4. 1999, 13(05): 272-279.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00 Gy γ射线辐照棉铃虫( Helicoverpa ar m igera Hubner) 成虫( 棉田第1 代) 在田间的扩散试验表明:释放的标记虫约97 % 集中在离释放点半径720 m 的范围内。最远平均扩散距离为615 m 。棉铃虫扩散密度与扩散距离呈倒数相关,符合模型 N =- 083 + 164734/ x 。野生棉铃虫有向嫩绿寄主植物扩散的趋势。

  • 夏大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杨荣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顾伟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张严峻
    J4. 1999, 13(05): 280-284.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棉铃虫经300 Gy γ射线照射后的成虫交尾习性和性竞争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棉铃虫成虫的交尾时间大多在清晨4 ~7 时,少数在凌晨2 ~3 时或早上8 ~9 时,较田间野生种群在时间上延后25h 左右。不育虫的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与正常虫无明显差异,但不育虫的有效交尾率为616 % , 与正常虫相比减少1/3 。辐射不育棉铃虫一生交尾次数大多为1 次,少数达2 ~3 次,最多达5 次,可认为辐照不会改变其多配性的特点。辐射不育技术作为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是可行的。

  • 孙德玲,曹亚澄,孙国庆
    J4. 1999, 13(05): 285-29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Fin nigan M A T 251 质谱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用单路三束法测定生物样品的15 N 丰度。就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所用样品氮量及记忆效应问题做了试验,证实该测定方法精确可靠。

  • 刘敏,李金国,王亚林,张赞,薛淮,张纯花,李社荣,郝连元,李广元
    J4. 1999, 13(05): 291-294.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卫星搭载后育成的甜椒872 与地面对照龙椒2 号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检测和 R A P D 分子检测,过氧化物同工酶检测的结果表明:太空椒872 的生理活性明显高于地面对照;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 D N A 技术( Rando mly Am plified Poly morphic D N A)检测基因序列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找出卫星搭载的甜椒与地面对照品种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有38 个引物得到扩增产物,其中有4 个产物的扩增物出现差异。

  • 薛进军,张福锁,李绍华
    J4. 1999, 13(05): 295-298.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59)Fe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腹接叶中含铁量显著高于劈接和切接;一年生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苗的高度、粗度也大于劈接和切接。用腹接取代劈接和切接作为果树高接更新品种的方法对于克服缺铁失绿症、促进更新品种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 杨俊诚,朱永懿,陈景坚,刘学莲
    J4. 1999, 13(05): 299-304.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北京、内蒙、宁夏、河北、广东和天津等地大型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采样分析表明:粉煤灰中主要放射性成分为238 U 、232 Th 衰变系和40 K ,比活度范围分别为932 ~2838 Bq/kg ,803 ~2388 Bq/kg 和1156 ~4474 Bq/kg 。试样模拟研究表明, 当粉煤灰施用量达675 T/h m 2 时,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 Ra 和228 Ra 的比活度分别是对照的356 倍和260 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和地面1 m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及地面γ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随粉煤灰的施用量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中228 Ra 的比活度与粉煤灰施用量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2204x + 1725 ,(r2 = 09909) ;对于226 Ra ,y = 2138x + 245 ,(r2 = 09966) 。地面1 m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 D) 与粉煤灰施用量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1896x + 3875 ,(r2 = 09891 ) 。有效剂量当量( H) 的变化与施用粉煤灰的量之间的相关性可表示为:y = 23245x +47505 ,(r2 = 09891) 。当粉煤灰施用

  • 涂书新,郭智芬,孙锦荷
    J4. 1999, 13(05): 305-311.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14 C 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苋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动态、构成以及对含钾矿物钾素释放的作用。结果表明,具有高效富钾特性的籽粒苋品种, C O2 同化能力强,光合产物向根外分泌的比例大。籽粒苋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草酸,占有机酸总量的95 % 以上。不同种属的籽粒苋分泌有机酸的能力不同,一般是 A Dubis> A Retroflexus > A Cruentus 。同一种内,则钾素利用高效型品种一般型品种。钾亏缺处理显著提高光合产物向根外的分泌量。钾利用高效型籽粒苋品种的草酸分泌量明显增加。根系分泌物对含钾矿物有明显的解钾作用。草酸含量与根系分泌物解钾量显著相关,籽粒苋的草酸分泌能力是籽粒苋高效吸收利用土壤钾及富钾特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 董志扬,段瑜侃,杨寿钧,金城,张树政,林敏,方宣钧
    J4. 1999, 13(05): 312-315.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工作从抗逆性极强的啤酒糖酵母菌株 A S21416 中分离纯化总 R N A 和 m R N A ,以 A M V 逆转录酶合成了单链c D N A 。采用保守引物扩增并克隆了该酵母菌的6 - 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编码基因tps1 ,建立了该基因 D N A 片段的物理图谱,发现其酶切位点与已见报道的6 - 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编码基因相同。

  • 朴铁夫,孙云农,齐晶,杨忠群,许耀奎
    J4. 1999, 13(05): 316-32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9.05.0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平阳霉素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诱变研究的综述。研究资料表明平阳霉素是一种对动物及微生物有较强的诱变作用的新诱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