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栏征稿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品质调控


专栏缘起与导读

药食同源植物是指既可食用又能作为中药材防病治病的植物。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种质资源是药用植物繁衍后代并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植物材料,是其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药用植物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药用植物资源获取方式从野生转变为家种培育高产、高抗的药用植物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药用植物种质信息不明确、遗传背景不清晰、缺乏遗传转化体系等,极大制约了创造优良种质资源的效率和成功率。如何开发利用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挖掘有价值的新基因创制绿色生态、品种优良、高抗广适的特色新种质,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前沿热点。随着高通量测序、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核辐射诱变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药用植物品质研究中的应用,促进育种从基于表型到基于基因型的转变有效丰富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

   鉴于此,本刊特开设“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品质调控”专栏,旨在为本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



专栏主要议题

1.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和体系的建立与革新;

2.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研究;

3. 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对核辐射、光照、温度、土壤和肥料等不同栽培手段或管理措施的响应;

4.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鉴定与分子克隆;

5. 药用植物重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代谢调控;

6. 重要农艺、品质、抗性等复杂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


 

专栏主编

沈晓霞,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执行院长,中药植物精油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林下经济植物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中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材种质资源创制、药材栽培和加工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9项,颁布标准14项,专著9部,育成中药材新品种10个,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浙江省农业厅科技一等奖1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1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药学会医药科技二等奖1项。

俞振明,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发掘与品质调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研基金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件,选育出多个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铁皮石斛新品种。入选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省标准化专家,担任《核农学报》《中草药》《Medicinal Plant Biology》青年编委。

李效贤,中药学博士,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担任杭州市科技特派员,杭州市化妆品检查员。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种质评价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课题等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编中药材栽培相关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



投稿须知

1. 参考《核农学报》近期已发表论文格式,登录官网获取并执行本刊投稿须知https://www.hnxb.org.cn/CN/column/column3.shtml

2. 登录核农学报官网进行投稿,并注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品质调控专栏投稿;

3. 综述要求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副高级以上职称;

4. 通过同行评议的专栏文章录用后就近安排在正刊中出版

5. 投稿截止时间:2025531

6. 预计出版时间:20259~11

7. 未尽事宜,请来电咨询(010-62815961



发布日期:2025-02-24    浏览: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