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9-08-20
  

  • 全选
    |
    论文
  • 缪炳良,柳学余
    J4. 1989, 3(04): 193-198.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粒半硬质品种扬麦5号和红粒粉质品种宁麦3号为材料,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干种子。结果两品种M_1代籽粒色泽的辐射反应有差异,较高剂量辐射可使扬麦5号粒色变深,但对宁麦3号作用不大。两品种M_1代籽粒质地有随剂量提高而变粉的趋势。在扬麦5号M_2代中发现了突变率分别为0.6%和2.0%的籽粒色泽正(向白色)突变和籽粒质地负(向粉质)突实,在宁麦3号M_2代中发现了突变率分别为0.7%和3.6%的色泽负(向红色)突变和质地正(向硬质)突变。扬麦5号色泽正突变和宁麦3号质地正突变经M_3代株系再选,在M_4代获得了多个稳定的突变株系。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原品种干种子,能产生对籽粒色泽和质地有选择意义的变异群体。

  • 杨鹤峰,陈秀兰,何震天,顾世梁,徐辰武
    J4. 1989, 3(04): 199-205.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50个IR_24水稻辐射早熟突变系的早熟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和相关分析,其中的某些突变系相当于迟熟早稻和早熟中稻的生态遗传型,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早熟突变系生育期缩短与主茎节数、主茎叶片数减少,叶长、穗长变短,每穗粒数、单株产量和二次枝梗数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关系,经相关分析表明,呈显著相关,而与其他性状,如有效穗数、实粒数等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分析早熟性状的遗传参数表明,生育期、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不实率、二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进度也较高,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

  • 郑维民,李广敏,商振清,佟代言,李莉云,韩建民
    J4. 1989, 3(04): 206-212.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利用~45Ca示踪法,研究了小麦对钙的吸收和运转。结果表明,用0.1%~45CaCl_2浸种,~45Ca能被吸入籽粒内,并且48小时的吸收量比24小时的吸收量高1倍以上。涂抹试验表明,无论苗期还是后期,叶片涂抹~45Ca均能被叶片吸收,吸收的钙能转移到邻近的叶片。土壤引入的钙可以被根系吸收并能转移到地上部。钙在石灰性土壤中移动性很差,在淋溶条件下,1周时间仅有0.4%的钙下移1cm。PEG胁迫试验表明,干旱条件影响小麦幼苗对钙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程度增大,吸收钙量下降,但当溶液水势低于—0.18MPa时,小麦对钙的吸收量又逐渐增高。

  • 王惠贤,苑红丽,尤崇杓
    J4. 1989, 3(04): 213-22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改进的Casse法提取质粒,鉴定了供试菌株的质粒存在情况:高NH_4~+和N_2培养的Alcaligenes faecalis A_15,Enterobacter cloacae E26,E.cloacaeEnSs和klebsiella planticola DWUL2分别携有1—2个大质粒,分子量在30—200Md之间;K.planficola和Pseudomonas saccharophila含有小质粒;K.oxytocaNG13不携质粒。供试菌株中DNA与nif探针R1 nif DH和Ec nif B-Y均具有同源性。A.faecalis A15,E.cloacae E26和K.oxytoca NG13的nif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E.cloacae EnSs的nif基因则位于一个较大质粒上。

  • 曹亚澄,孙国庆,李若嵋
    J4. 1989, 3(04): 221-23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磷酸法分析土壤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对分析方法和制样装置作了叙述,比较了经不同预处理土壤的碳、氧同位素值,指出土壤有机碳的存在不影响碳酸盐同位素组成的精密测定,有氧灼烧预处理土壤样品对分析结果有明显影响,使δ~13C和δ~18O值降低。测定多种标准样品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重复制样测定的标准偏差在0.1‰以内。

  • 徐世明,赵文虎,侯兰欣
    J4. 1989, 3(04): 231-243.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调查了秦山核电站站址周围50km半径范围内土壤、水和农作物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γ外照射积累剂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α、总β值分别为0.54—1.48×10~(-8)Ci/kg和1.90—2.96×10~(-8) Ci/kg,低于全国一般地区平均水平,且0—100cm土层变化不大。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的放射性活性分别为0.67—5.00×10~(-9)、4.49—11.4×10~(-10)、0.88—1.69×10~(-9)、0.39—2.09×10~(-8)和0.89—4.32×10~(-10)Ci/kg。河水、湖水以及核电站废水排放口处海水总β值分别为1.32—8.62、3.6和2.55×10~(-12)Ci/L。大米和油菜叶中的总β值分别为2.53和3.0×10~(-9)Ci/kg。室内外月平均γ照射量各为10.6—14.7和9.16—13.7mR。

  • 关新富,郭大智,端木道,杨凤,刘显义
    J4. 1989, 3(04): 244-250.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菜籽粕对肉用仔鸡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_3和T_4)浓度的影响,考察了生产性能,比较研究了仔鸡性别对菜籽粕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1.12%菜籽粕使仔母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均值显著降低(P<0.05),尤其在饲喂菜籽粕5周以内影响更大,而对仔公鸡没有显著影响;2.12%籽菜粕对仔鸡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无显著影响,但前期血清甲状腺素浓度略有增加,后期略为下降;3.12%菜籽粕使仔鸡前期增重减少,料肉比增加,但对后期生产性能没有显著不良影响;4.12%菜籽粕导致仔鸡甲状腺显著增大(P<0.05),而对肝重、肾重和脾重则无显著影响:5.12%菜籽粕组8周龄仔鸡血浆中未检出恶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酯等毒素。

  • 夏国良,张少英,张才乔,胡双保
    J4. 1989, 3(04): 251-254.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9.04.0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25I标记绵羊催乳素,研究了外源乳素在大鼠各器官或组织中的分布。注射后24小时内,外源催乳素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顺序是肾脏、精囊、肾上腺、肺脏、睾丸。对这些组织匀浆、离心,除去各器官中可溶性成分后,其分布顺序发生了变化,顺序为肾脏、肾上腺、肝、精囊、其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为6.98,36.21,1.64和1.62。说明这些器官对催乳素有特异性的摄取能力,肾脏和肾上腺对催乳素的摄取较快,在注射后前3小时最高,肝脏和精囊则在6小时后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