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第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4-06-20
  

  • 全选
    |
    论文
  • 赵文虎,徐世明,候兰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工作研究了水稻、春麦、豌豆、菠菜、香菜、韭菜、小葱等7种作物从秦山核电站周围土壤中吸收、积累 ̄(90)Sr的情况。结果表明,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 ̄(90)Sr的能力不同,豌豆最高、水稻最低,水稻晚熟品种吸收 ̄(90)Sr的能力高于早熟品种。进入作物体内的 ̄(90)Sr主要积累于叶部。最后给出了各种作物对 ̄(90)Sr的浓集系数。

  • 韩榕,杨汉民,高清祥,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放射性同位素 ̄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研究Fe ̄(1+)注入与 ̄(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种胚内DNA的合成动态,以非按期DNA合成为标志,比较重离子束与γ射线作用下DNA损伤、修复程度的差异。同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SCE-EDAX)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后,种胚内存在典型的非按期DNA合成,但在重离子注入条件下,这一现象并未表现出来。因此重离子的作用过程和诱变机理与γ射线的作用有所不同。重离子对种子的诱变是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SCE-EDAX的结果证明离子注入种子的深度为14μm,并未真正到达小麦种胚内部。

  • 李国全,于少华,李梦,朴铁夫,陈光,原亚萍,包和平,许耀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 周元昌,蔡俊迈,李维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IR_(54)及其辐射早熟突变系5460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460的早熟性是IR_(54)的一对显性基因发生单位点突变的结果,而这一对发生突变的显性基因和IR_(54)的另一对显性基因一起可与V_(20)A的抽穗期基因互作,从而导致植株强感光迟抽穗。

  • 龚梅,张志勇,丁卫红,向在筠,周忠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59)Fe研究了有机会合亚铁肥YATE防治花生黄化病的效果。结果表明,YATE在植株叶片中的数量明显高于FeSO4,FeSO4肥易随新生叶的生长而转移,YATE对老叶的转绿效果较好。

  • 张起刚,王化国,杨合法,魏相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 ̄(15)N示踪技术,在黄河故道细质沙土上研究小麦增施磷肥的效应。结果表明,增施磷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根量、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促进小麦对肥料N和土壤N的吸收,减少肥料N损失,提高小麦对肥料N利用率。在该中低产沙地上,磷的施用量180~270kgP2O5/hm2效益最佳。

  • 陈俊伟,倪竹如,刘智宏,付志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 ̄(14)C示踪法研究了杉木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杉木根系的分泌物。结果表明,杉木饲喂 ̄(14)CO2后1天,光合产物大部分滞留在叶中,只有27.38%从叶中输送到新梢、主枝、根和侧枝中,标记后3天,光合产物分配率仍以叶为最高,但所占百分比下降,而主枝、新梢、根和侧枝的分配率相应地有了增加,至标记后22天,光合产物的分配率以新梢为最高,其次为根,叶退居其后。杉木光合产物输送到根部后,可很快转化为分泌物并排出体外,其分泌量在标记后第4天出现峰值,此后 ̄(14)C分泌物量不断下降。杉木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以糖类为最多,其次是有机酸,氨基酸居第三。

  • 刘智喜,李权武,武浩,牛隽,李凤林,范庆丰,潘锁荣,郭小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20头怀孕奶牛(其中胎衣不下(RFM)牛和正常(NRFM)牛各10头]产前10天到产后2天外周血浆孕酮(P4)、17β-雌二醇(17β-E2)和雌酮(E1)的水平。结果表明,产前6~3天,RFM牛血浆P4水平略低于NRFM牛(P>0.05),而于产前2天突然跃升并显著高于NRFM牛(P<0.05)。血浆17β-E2水平,RFM牛于产前7天到分娩当天显著低于NRFM牛(P<0.05),尤其是产前7天和5天。血浆E1水平,产前10~1天RFM牛显著低于NRFM牛(P<0.05),尤其是产前8天和4天极显著低于NRFM牛(P<0.01);而分娩当天,RFM牛却显著高于NRFM牛(P<0.05)。此外,P4/17β-E2的比值,在分娩前6天和2天RFM牛极显著和显著高于NRFM牛(P<0.01和P<0.05)。上述结果表明,分娩前6天时,雌酮水平显著下降和P4/17β-E2比值显著升高可以作为奶牛胎衣不下的指征。

  • 林音,李香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杀虫为目的进行大米商业化辐照时,最小剂量为200Gy,最大剂量为500Gy,不均匀度为2.5。为保证辐照质量,应在大米加工后20~30d内辐照。辐照前用包装袋密封。辐照后应防止外界害虫再次侵入。

  • 黄善武,葛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用60Coγ射线50Gy辐照1、2年生瓜叶菊的于种子,获得了光枝叶、部分花粉败育的突变体,然后自交分离出花粉败育率100%的雄性不育系。其突变率为2.4%,突变雄性不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基因突变产生的。1987年以来,先后诱发获得瓜叶菊雄性不育系蓝花1、2、3和玫瑰红花4、5号。其中1、2、3号与瓜叶菊自支系杂交,育成了F1代杂种,并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 温祝堂,骆日佑,黎梅兰,刘雪琴,林乃杰,曾民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针对中国华南地区特点,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注射器、手术手套和产妇褥巾的辐射灭菌消毒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临床应用和中试产品销售证明,辐射灭菌消毒方法可靠,临床应用安全。

  • 徐安英,方瑷,黄君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70krad ̄(60)Coγ射线照射家蚕雌蛹,羽化后与未照射雄蛾支配,产下卵在适当时期给予热刺激,诱导进入卵内的两个精子融合,发育成只表现父本性状的二倍体雄核发育雄蚕。连续实行单个雄蛾雄核发育继代,获得了类似自花授粉作物自体受精的单雄蛾雄核发育系,即近似纯合系。为研究和阐明家蚕的基因表达、杂种优势机理及利用提供了新素材和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