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第1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7-06-20
  

  • 全选
    |
    论文
  • 于少华,李梦,李国全,于海,朴铁夫,原亚萍,陈光,许耀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其与不同浓度的苯甲酰胺复因子处理大豆种子,均能诱发其生育期、孕性和株高等农艺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能诱发蛋白质、氨基酸等品质突变,而且复因子处理较单因子处理的突变频率高。此外,筛选出的不同类型的突变体,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可应用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酶谱分析法对突变体进行检测。

  • 张利华,许梅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Hayman的双列杂交法对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穗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穗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表现为部分显性;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以显性效应为主,表现为超显性。多数产量性状的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株高的狭义遗传率最高,其次为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株高在早代选择就有效,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次之。92425是改良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较好亲本,苏8527是改良每穗粒数的较好亲本,92041是提高千粒重的较好亲本。

  • 慎玫,王彩莲,陈秋方,陆挺,舒世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不同能量氮离子注入甜菊干种子,在M1根尖细胞内可观察到各种可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有丝分裂行为异常。随着注入离子的剂量和能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显示,离子注入的剂量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氮离子注入剂量的直线回归关系不显著,但与γ辐照剂量的直线回归关系达极显著,γ射线对甜菊M1的辐射损伤大于氮离子束。

  • 李雅琦,田均良,刘普灵,琚彤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蚀量的监测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相结合的REE示踪法可以定量地测定坡面不同地形部位的相对侵蚀量,且有较高的精确度及灵敏度,同时也可揭示侵蚀过程中相对侵蚀量沿坡面的变化趋势;还可反映野外全坡长小区土壤侵蚀的分布模式。室内外试验证明,该方法为土壤侵蚀的量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 陈苇,卢婉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尿素施入稻田后迅速水解成NH+4,两天后水层HN+4N含量即达峰值,混施脲酶抑制剂后,峰值可推迟1天,峰高降低。15N示踪试验表明:PPD和NBPT两种抑制剂能明显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亦提高水稻对尿素氮的利用率,减少损失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增产效果,尤其是在高氮水平下,效果更为明显,而HQ则较差。稻草的施用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水稻对肥料氮素的吸收,但能提高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 田奇卓,亓新华,王俊领,范春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免耕稻茬麦吸收积累的氮素494%来自肥料氮,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598%,植株对其依赖程度高于旱作水浇麦。肥料氮土壤残留率为2787%,回收率为7384%,损失率为2616%。百公斤籽粒和生物产量吸氮量分别为370和144kg。肥料氮的724%分配到籽粒中,高于总氮的分配比例。返青、拔节、三叶及种肥的吸收率依次为972%、11.35%、10.79%和702%。三叶期液态施用优于固态,返青期深施优于浅施。

  • 赵荣广,李淑华,孙维忠,肖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5N同位素研究了水稻基穗型施肥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条件下,基穗型施肥法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颖花数、结实率和籽粒重量,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 林葆,周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对花生荚果细胞钙素吸收进行调控,并探索其营养意义。结果表明,尼群地平可通过阻断钙通道而减少荚果钙素吸收;吲哚乙酸可促进外源钙内流,由此导致组织钙含量明显增加;尼群地平与吲哚乙酸混合作用下,吲哚乙酸不能活化为尼群地平所阻断的钙通道,组织钙含量减少,但由于其促进了细胞分裂与伸长,外果皮和中果皮胞壁相应结合钙增加,因而吸钙总量并不减少;细胞膜对Ca2+运输具有选择性,EGTA螯合钙不能通过细胞膜作跨膜运动,组织钙含量显著降低。

  •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王同燕,王奎波,任凤山,徐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32P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地上部生长发育与根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孕穗前,根、茎、叶干重的累积是同步的,孕穗后为异步。整个生育期中,茎、叶与根干重的累积极显著相关。而孕穗后,穗干重的累积与根干重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在32P物质分配量上,茎、叶与根分别呈极显著相关,而穗与根的相关则不显著,与其生物量的累积是一致的。茎、叶、穗的代谢活性与根的代谢活性的变化分别呈极显著相关。

  • 林凡,王正芳,王耀东,宋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南京土壤条件下混合固氮菌剂水稻联合体系的固氮特性。结果表明,紫香糯稻接种混合菌剂后,稻株利用的固氮量为103kg/666.7m2,固氮率6.7%;拔节期—齐穗期是固氮高峰期,日平均固氮量达2431mg/m2·d,这阶段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409%;拔节期—成熟期的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70%以上;节肥能力为每6667m213.3kg硫铵;稻谷产量增加414%。

  • 许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茶树14C同化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水平有利于14C同化产物的积累;施氮可增加光合产物在绿色器官的分配,同时降低了在非绿色器官的分配;秋季施氮过多,对茶树向根系运输养分不利,使14C同化产物过多地滞留在绿色器官中。

  • 宋道军,余增亮,姚建铭,徐登益,万兆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VC和VE与作物辐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其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辐射敏感性不同的大豆、油菜,其5d龄幼苗下胚轴中VC和VE的含量逐渐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逐渐上升,SOD酶的活性先增后减。追施VC和VE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种不同辐射敏感性作物SOD酶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因此,VC和VE具有降低不同辐射敏感性作物的辐射敏感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作用。

  • 索滨华,陈光,王德辉,郭卫华,许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保护地栽培的网纹甜瓜糖的积累模式及果实含糖量与同化产物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含糖量在果实发育前期一直较少,进入成熟期急剧增加。成熟期果实中蔗糖的积累,一是生育前期同化产物的分配和转化;二是后期同化产物的输入,而且生育后期同化产物的贡献高于前期。座果期喂入14CO2后,收获期果肉蔗糖放射性活度占全糖总放射性活度的4881%。成熟期喂入,该值为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