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艳, 雷继生, 王杰, 王盛. 山西省谷子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9): 61-63 [2] 李杰, 吴荣, 尚晶涛, 张杰, 杜慧玲.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谷子光合色素和保护酶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3): 383-386 [3] 梁煜, 常翠翠, 郝兴宇, 张东升, 王卫锋, 高志强, 宗毓铮. CO2浓度升高与氮素胁迫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因素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48(3): 401-406 [4] 李晨阳, 孔祥强, 董合忠. 植物吸收转运硝态氮及其信号调控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20, 34(5): 982-993 [5] Wang Y Y, Cheng Y H, Chen K E, Tsay Y F. Nitrate Transport, Signaling, and Use Efficiency[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2018, 69(1): 042817-040056 [6] 彭伟正, 刘璐, 杨斌, 陈希, 詹庆才. 不同营养环境条件下铜、锌、锰等二价金属营养元素对水稻吸收运转镉的调控[J]. 激光生物学报, 2018, 27(5): 474-480 [7] 王亚男, 许静, 郝利君, 刁风伟, 张璟霞, 丁胜利, 史中奇, 贾冰冰, 郭伟. 修复剂对镉污染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J/OL]. 土壤学报: 1-12(2020-04-03)[2020-10-2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00403.1433.006.html [8] 眭锋, 廖萍, 黄山, 曾勇军, 石庆华. 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8, 32(10): 2062-2068 [9] 南学军, 蔡立群, 武均, 刘小宁, 高志强, Stephen Yeboah, 张仁陟.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及其C︰N︰P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8): 1154-1162 [10] 吴嘉楠, 闫海涛, 彭桂新, 吕世俊, 于建春, 张璐, 杨永锋, 刘国顺.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氮素变化和烤烟氮素利用的影响[J]. 土壤, 2018, 50(2): 256-263 [11]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2] 王怀臣, 冯雷雨, 陈银广. 废物资源化制备生物质炭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2, 31(4): 907-914 [13] 季雅岚, 解钰, 索龙, 王小淇, 孟磊, 吴川德, 何秋香. 制备原料及温度对生物质炭酸碱度及盐基离子含量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 34(1): 145-151 [14] 唐行灿, 陈金林.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性质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92-199 [15] Gaskin J W.Effect of low-temperature pyrolysis conditions on biochar for ggricultural use[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08, 51(6): 2061-2069 [16] 武玉, 徐刚, 吕迎春, 邵宏波.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 68-79 [17] Spokas K A, Novak J M, Venterea R T.Biochar's role as an alternative N-fertilizer: Ammonia capture[J]. Plant and Soil, 2012, 350(1/2): 35-42 [18] 靖彦, 陈效民, 李秋霞, 黄欠如, 张佳宝, 陈晨, 卢绍山. 生物质炭对红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6): 265-269 [19] 潘逸凡, 杨敏, 董达, 吴伟祥.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9): 2666-2673 [20] 王欢欢, 任天宝, 元野, 刘德育, 匡岗, 李树峰, 刘国顺.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2): 52-57 [21] 元野, 王欢欢, 任天宝, 刘德育, 匡岗, 王博, 刘国顺.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G]//中国烟草学会. 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农业主题, 北京: 中国烟草学会, 2016: 740-746 [22] 韦业, 王渌, 朱红, 孟诗原, 张志浩, 王倩, 王华田, 刘秀梅. 施氮条件下磁化水灌溉对葡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0, 34(4): 849-859 [23] 马瑞琦, 陶志强,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徐哲莉, 赵广才, 常旭虹. 追氮量对不同试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0, 34(6): 1281-1293 [24] 景立权, 赵福成, 刘萍, 袁建华, 陆大雷, 陆卫平. 施氮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4, 28(2): 317-326 [25] 陈天鑫, 王艳杰, 张燕, 常旭虹, 陶志强, 王德梅, 杨玉双, 朱英杰, 刘阿康, 石书兵, 赵广才.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2): 88-96 [26] 王欢欢, 任天宝, 张志浩, 元野, 王博, 匡岗, 刘德玉, 刘国顺. 生物质炭对烤烟旺长期根系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2): 287-292 [27] Yu J, Deem L M, Crow S E, Deenik J L, Penton C R.Biochar application influences microbial assemblage complexity and composition due to soil and bioenergy crop type interaction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8, 117: 97-107 [28] 张万杰, 李志芳, 张庆忠, 杜章留, 马铭烨, 王一丁. 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0): 1946-1952 [29] 黎星, 程慧煌, 曾勇军, 汪勇, 商庆银. 不同时期超级杂交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 核农学报, 2019, 33(5): 978-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