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丽, 赵文东, 孙凌俊, 高圣华, 赵海亮, 朱绍坤. 辽宁省鲜食葡萄栽培现状[J]. 北方果树, 2017(4): 45-46 [2] 武良, 张卫峰, 陈新平, 崔振岭, 范明生, 陈清, 张福锁. 中国农田氮肥投入和生产效率[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4): 76-83 [3] 王春辉, 祝鹏飞, 束良佐, 朱继荣, 于红梅, 詹雨珊, 袁梅. 分根区交替灌溉和氮形态影响土壤硝态氮的迁移利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1): 92-101 [4] 李洪娜, 许海港, 任饴华, 丁宁. 不同施氮水平对矮化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氮素利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4(6): 69-76 [5] 韦剑锋, 韦冬萍, 陈超君, 蓝立斌, 熊建文, 梁和. 施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2, 26(3): 609-614 [6] Kang S Z, Zhang J H.Controlled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Its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on water use efficienc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4, 55(407): 2437-2446 [7] 梁鹏. 部分根域干燥栽培条件下葡萄树体生长及根域土壤水分调控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8] 刘松忠,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刘军, 丁三姐. 苹果分根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树体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0, 27(2): 163-167 [9] 毕彦勇, 高东升, 王晓英, 李宪利. 根系分区灌溉对设施油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4): 88-90 [10] 陈丽楠, 刘秀春, 荣传胜, 韩晓日, 孙占祥. 交替根区灌溉对葡萄幼树生长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5): 152-158 [11] 刘贤赵, 宿庆, 孙海燕.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交替周期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18): 4881-4888 [12] Wang C H, Shu L Z, Zhou S L, Yu H M, Zhu P F.Effects of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n the utilization and movement of nitrates in soil by tomato plant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9, 243: 41-47 [13] 龚萍. 北疆滴灌葡萄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4 [14] 周兴本. 水肥配比对葡萄生长发育、氮代谢及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5 [15] 田蒙. 渗灌施肥对嘎啦苹果生长发育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16]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64-268 [17] 王富林, 周乐, 李洪娜, 门永阁, 葛顺峰, 魏绍冲, 姜远茂. 不同氮磷配比对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5): 1102-1108 [18] 顾曼如. 15N在苹果氮素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果树, 1990(2): 46-48 [19] Du S Q, Tong L, Kang S Z, Li F S, Du T S, Li S E, Ding R S.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with high irrigation frequency improves root growth and reduces unproductive water loss by apple trees in arid north-west China[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5(2): 188-196 [20] 张彦.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下水氮调控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2 [21] 赵娣, 王振华, 李文昊, 张金珠, 吕德生.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膜下滴灌加工番茄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8, 32(10): 2069-2079 [22] Loveys B R, Grant J, Dry P R, Mccarthy M.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al root zone drying[J]. The Australian Grape Grower and Winemaker, 1997, 403: 18-20 [23] 邹养军, 李嘉瑞, 魏钦平, 王小伟, 刘军. 苹果根系分区灌水的节水机理与控梢促花效应研究[J]. 节水灌溉, 2008(1): 5-9 [24] 程福厚, 赵志军, 张纪英,陈敬宜, 宋慧月. 灌溉方式对桃光合特性及结果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1):87-90 [25] 杨腾, 段劼, 马履一, 贾黎明, 彭祚登, 陈闯, 陈婧. 不同氮素用量对文冠果生长、养分积累及转运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6(3): 57-62 [26] 贾朋, 王力朋, 何茜, 李吉跃, 苏艳.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J]. 核农学报, 2016, 30(4): 776-782 [27] 黄见良, 邹应斌, 彭少兵, Buresh R J.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6): 579-583 [28] 韩艳丽, 康绍忠. 根系分区交替灌水对玉米吸收养分影响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8(1): 57-59 [29] 梁继华, 李伏生, 唐梅, 冯毅.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盆栽甜玉米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10): 68-72 [30] 高方胜, 徐坤. 土壤水分对不同季节番茄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4, 28(9): 1722-1727 [31] 陈倩, 丁宁, 彭玲, 葛顺峰, 姜远茂. 供氮水平对矮化苹果15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7): 2247-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