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愿君. 中国野生植物开发与加工利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2] 李臻, 赖富饶, 吴晖. 葛根的营养成分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27(8): 1010-1012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4] 楚纪明, 马树运, 李海峰, 徐立. 葛根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5, 17(2): 142-146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M]. 2015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6] 迟霁菲. 葛根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沈阳: 沈阳药科大学, 2006 [7] 曾祥伟, 冯倩, 张莹莹, 赵凤鸣, 詹秀琴. 葛根素对炎症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 34(1): 8-11 [8] 罗秋水, 杜华英, 熊建华, 周志娥, 肖志辉, 伍云翔, 何悦铭. 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15(2): 104-110 [9] 杨勇晖, 陈平洋. 葛根素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5, 21(3): 376-378 [10] 陈光耀, 方锦颖, 郑思思, 赵慧辉. 中药葛根对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 28(11): 2716-2718 [11] Zhao L, Wang Y, Liu J, Wang K, Guo X X, Ji B P, Wu W, Zhou F.Protective effects of genistein and puerarin against chronic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via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mechanism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6, 64(38): 7291-7297 [12] Zhou Y X, Zhang H, Peng C.Puerarin: 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14, 28(7): 961-975 [13] 李昕, 潘俊娴, 陈士国, 徐维昌, 金妙仁, 叶兴乾. 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 17(9): 194-200 [14] 林彤, 毕福钧, 吕渭升, 张立雯, 金红宇, 马双成, 江英桥. 中药的辐照灭菌现状与监管[J]. 中国药学杂志, 2019, 54(17): 1442-144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药发[1997]第38号 60Co辐射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7 [16] 白洁, 迟玉明, 金红宇, 许华玉, 周刚, 刘春, 张体灯, 王海南. 《中药辐照灭菌技术指导原则》 解读[J]. 中成药, 2017, 39(7): 1537-1538 [17] 徐远芳, 彭玲, 张祺玲, 周毅吉, 郭峰, 张勇, 邓超, 王芊, 邓钢桥, 李文革.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风味豆干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J]. 同位素, 2019, 32(4): 244-254 [18] 冯少俊, 伍振峰, 王雅琪, 岳鹏飞, 张帅杰, 杨明. 中药灭菌工艺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中草药, 2015, 46(18): 11-17 [19] 袁忠谊. 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左归丸粉杀菌效果的研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4, 30(2): 93-96 [20] 章月红, 李兆龙, 岳巍, 沈美玲, 毛咏甬, 谢裕颖, 刘亚建. 西洋参辐照效应的研究[J]. 核农学报, 2014, 28(6): 1024-1029 [21] 吴琼, 刘奕, 吴庆园, 蒋和体.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全粉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 38(6): 202-208 [22] Liu J B, Yan J, Lin S Y, Jones G S, Chen F.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egg white protein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Central Af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175(9): 258-266 [23] 李彦杰, 哈益明, 王锋, 李咏富. 辐照对黄原胶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0, 24(6): 1208-1213 [24] 李生茂, 刘琳, 谭睿, 甄汉深. 葛根和粉葛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5): 1034-1037 [25] 王芳, 谭珍, 许琼, 高原, 吴剑峰, 李艳萍, 曾煦欣. 60Co辐照灭菌对保济丸3种成分的影响及对小鼠小肠的推进作用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7, 33(3): 326-330 [26] 阮健, 权洪远, 矫春丽, 蒋桃. 60Co-γ射线辐照对通脉颗粒中4个成分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师, 2018, 21(10): 64-67 [27] 张强, 刘亮镜, 秦亚东. 60Co辐照对柴葛退热散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灭菌效果的影响[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 32(1): 54-58 [28] 陈云堂, 商飞飞, 吕晓华, 董晓红, 范家霖, 杨保安, 谢玉花, 董威杰, 许勃, 崔龙, 王娟娟. 电子束辐照对党参营养品质及药效成分的影响评价[J]. 核农学报, 2015, 29(9): 1711-1717 [29] 王强, 张玉宝, 梁宏斌, 斯琴图雅, 蒋继成, 张春静. 电子束辐照对黄连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6): 655-658 [30] 符国栋. 山银花药材电子束辐照贮藏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1] Maji A K, Pandit S, Banerji P, Banerjee D.Puerariatuberosa: A review on its phytochemical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J].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4, 28(23): 2111-2127 [32] 钟飞, 王晓春, 林丽. 葛根体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4(2): 17-18 [33] 雷小丹. 葛根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4] 周率. 葛根素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08 [35] 匡慕予. 低温提取葛根素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昆明: 云南大学, 2017 [36]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草药, 2014, 45(21): 3041-3047 [37] 邹纯才, 鄢海燕. 我国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 30年(1988-2017年)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0): 1969-1977 [38] 黄萌萌, 马振中, 刘聪燕, 刘玉萍, 瞿鼎, 陈彦. 60Co-γ辐照前后姜黄HPLC指纹图谱和姜黄素含量变化研究[J]. 中草药, 2019, 50(8): 1972-1978 [39] 何群, 陈光宇, 王适, 彭思源, 何永恒, 罗堃. γ-射线辐照灭菌对四妙君逸软膏中有效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的影响[J]. 中国药师, 2017, 20(3): 405-408 [40] 张振巍, 裘继玺, 李国庆, 张新民, 石磊. 复方石榴皮小檗碱胶囊辐照前后指纹模式变化研究[J]. 中国药师, 2014, 17(9): 1480-1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