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恩慧, 李红, 谷明灿, 贾昌喜, 郭凯军.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板栗总苞多酚工艺条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13(5): 69-76 [2] 吴夏. 五味子鲜果多酚提取鉴定及其对受损HepG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59-83 [3] 陈选阳, 张招娟, 郑佳伟, 林羽立. 水培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7): 3736-3742 [4] Sun H N, Mu T H, Xi L S, Zhang M, Chen J W.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eaves as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foods[J]. Food Chemistry, 2014, 156: 380-389 [5] 周郑坤, 郑元林. 甘薯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再认识[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4(4): 16-19 [6] 王苗苗, 赵有为, 赵开丽, 万力, 刘凤霞, 王可兴, 潘思轶.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J]. 热带农业科技, 2015, 38(4): 22-28 [7] 陈建福, 林洵, 陈俊尧, 庄远红.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叶多酚的工艺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3): 47-54 [8] 朱新鹏. 超声波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保鲜与加工, 2012, 12(2): 43-45 [9] 周文, 强毅, 鲁秀兰, 王喆之. 响应面法优化费菜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22): 249-253 [10] 郝利民, 田爱莹, 张黎明, 刘娜, 王旭, 余坚勇, 陈强, 杨勇武. 响应面法优化玛咖叶多酚的提取工艺[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14(12): 87-92 [11] 赵岩, 蔡恩博, 唐强, 李哲, 张燕娣, 张连学.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超声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2, 33(22): 17-21 [12] 林立, 林乐静, 毛阳正, 祝志勇, 付涛. 秀丽槭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J]. 核农学报, 2016, 30(12): 2373-2381 [13] 马若克, 陈霞, 李长鸿, 符韵林. 降香黄檀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测定[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30(1): 112-116 [14] 李颖畅, 吕艳芳, 励建荣. Folin-Ciocalteu法测定不同品种蓝莓叶中多酚含量[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14(1): 273-278 [15] 喻谨, 岳永德, 汤锋, 姚曦, 王进. Folin-Ciocalteu法测定竹叶中总多酚含量[J]. 光谱实验室, 2013, 30(6): 2752-2758 [16] 申元福, 赵琦, 陈芳, 谢贞建, 周闯, 姚倩. 石榴籽油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24): 118-123 [17] 陆国权, 赵文静. 甘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及多酚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24(3): 49-52 [18] 李芬芳, 马艳弘, 赵密珍, 黄开红, 段云青. 响应面优化提取草毒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 141-145 [19] 张雪娇, 金晨钟, 胡一鸿, 谭显胜, 何丽芳, 王艳, 陈勇.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木槿花多酚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21): 228-236 [20] Jeganathan P M, Venkatachalam S, Karichappan T, Ramasamy S.Model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solvent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s from red grape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J].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4, 44(1): 56-67 [21] 阀森琳, 蒋玉蓉, 曹美丽, 陈琪, 魏述英, 陆国权. 响应面试验优化葵麦种子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品种差异[J]. 食品科学, 2016, 37(4): 7-12 [22] 秦明有. 竹叶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皮革与化工, 2018, 35(1): 25-28 [23] 忻晓庭, 潘悠优, 陆国权, 成纪予.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皮多酚超声提取工艺[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1): 26-32 [24] 杨宇华, 郑宝东, 黄艳, 潘婷婷.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艾草总黄酮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39(3): 59-64 [25] Biesaga M, Pyrzy S K.Stability of bioactive polyphenols from honey dur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J]. Food Chemistry, 2013, 136(1): 46-54 [26] Altemimia A, Watson D G, Kinsel M, Lightfood D A.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of flavonoids and polyphenols from peach and pumpkin extracts using a TLC - densitometric method[J].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2015, 9(1): 1-15 [27] 李鑫, 王征. 甘薯叶中多酚物质动态含量变化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9): 1698-1700 [28] 宋力, 赵祥华. 香菜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1(3): 465-468 [29] 符稳群, 孙言言, 李晓花, 邵南津, 黄贵红, 苏雪燕, 郑艺梅.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工艺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2(7): 107-112 [30] 郭彩霞, 任晓婷, 张生万, 李美萍, 尉立刚.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猕猴桃果皮多酚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38(11): 244-250 [31] 卢晓霆, 王田田, 王军. 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多酚提取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24): 279-287 [32] 洪璇, 陈仲巍, 李鹤宾, 杨丙晔, 罗浩虹, 林启凰. 鸡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13): 73-78 [33] 苏海兰, 魏娟, 毕阳, 胡慧敏, 王振宇, 葛向珍. 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国沙棘浆果多酚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 53(6): 34-41 [34] 衣申艳. 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的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62-66 [35] 余华, 宋永康, 姚清华, 黄薇, 潘葳, 罗钦. 不同肉色甘薯营养成分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25(4): 482-485 [36] 唐忠厚, 魏猛, 陈晓光, 史新敏, 张爱君, 李洪民, 丁艳锋.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9): 1705-1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