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贝贝, 曾诚,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代光辉. 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36(7): 67-71 [2] 陈文思, 朱清科, 刘蕾蕾, 马欢, 赵维军, 王瑜.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及适宜地形因子[J]. 林业科学, 2016, 52(5): 9-16 [3] 张增悦, 姜准, 李甜江, 肖智勇, 李根前.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人工林早衰原因与特点[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 31(6): 1-6 [4] 李丽霞, 梁宗锁, 王俊峰. 土壤水分和风速对沙棘苗木水分状况和成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沙棘, 1999, 12(4): 18-21 [5] 王丁, 姚健, 杨雪, 薛建辉.干旱胁迫条件下6种喀斯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叶片水势及吸水潜能变化[J]. 生态学报, 2011, 31(8): 2216-2226 [6] 罗英, 罗明华.干旱胁迫对丹参幼苗气体交换特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1, 25(2): 375-381 [7]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造林技术[J]. 沙棘, 2004, 17(3): 42-46 [8] Hsiao T C. Plant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1973,24: 519-570 [9] 阮成江, 李代琼. 黄土丘陵区沙棘抗旱性的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9(3): 54-56 [10] 李继文, 王进鑫, 张慕黎, 吉增宝, 薛设. 干旱及复水对刺槐叶水势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3): 33-36 [11] Teskey R O, Hinckley T M.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potential on root growth of white oak[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981,52(3):363-369 [12] Sobrado M A, Turner N C. Comparison of the water rela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Heilianthus annuus and Helianthus petiolaris when subjected to water deficits [J]. Oecologia, 1983, 58(3): 309-313 [13] 蒋瑾, 戴枫年. 沙坡头地区主要固沙植物生物学、生理学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 1983, 19(2): 113-121 [14] 巩玉霞. 库布齐沙地基于SPAC系统的主要造林灌木耐旱特性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5] 徐林娟, 徐正浩, 李舸, 何勇, 谢法权, 孙映宏, 袁侠凡. 不同土壤水分供给下水稻叶水势的变化规律[J]. 核农学报, 2011, 25(3): 553-558 [16] 曹庆平, 赵平, 倪广艳, 朱丽薇, 牛俊峰, 曾小平.华南荷木林冠层气孔导度对水汽压亏缺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3,32(7): 1770-1779 [17] 徐莲珍. 三个树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7 [18] 陈德龙, 叶映微, 刘丽红, 张敏, 刘天宇, 汪俏梅.植物保卫细胞的激素信号转导网络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16, 30(1): 65-71 [19] 汤章城.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Ⅱ植物对干旱的反应和适应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4): 1-7 [20] 左应梅, 陈秋波, 邓权权, 唐建, 罗海伟, 巫铁凯, 杨重法. 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气湿度对木薯气孔导度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4): 689-693 [21] 司建华, 常宗强, 苏永红, 席海洋, 冯起. 胡杨叶片气孔导度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 125-130 [22] 高洁, 曹坤芳, 王焕校. 干热河谷9种造林树种在旱季的水分关系和气孔导度[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2): 186-190 [23] 杨鑫光, 傅华, 张洪荣, 赵纪东. 水分胁迫对霸王苗期叶水势和生物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6, 15(2): 37-41 [24] 李吉跃, 张建国.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及其分类模型的研究(I)—苗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及分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3, 15(3): 1-11 [25] 田丽, 王进鑫, 庞云龙. 不同供水条件下气象因素对侧柏和刺槐叶水势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3): 25-28 [26] 张岁岐, 李金虎, 山仑. 干旱下植物气孔运动的调控[J].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 1263-1270 [27] 阮成江, 李代琼. 黄土丘陵区沙棘气孔导度及其影响因子[J].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21(6): 1078-1084 [28] Davies W J, Kozlowski T T. Stomatal responses of five woody angiosperms to light and humid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revue Canadienne de Botanique, 1974, 52: 1525-1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