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仑. 借鉴以色列节水经验发展我国节水农业[J].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6(1):117-120 [2] 杨贵羽, 王浩. 基于农业水循环结构和水资源转化效率的农业用水调控策略分析[J]. 中国水利, 2001, (13):14-17 [3] 许振柱, 于振文, 王东, 张永丽.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3, 29(5):682-687 [4] 刘庚山, 郭安红, 任三学, 安顺清, 林日暖, 赵花荣. 人工控制有限供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3, 23(11):2342-2352 [5] 王淑芬, 张喜英, 裴冬. 不同供水条件对冬小麦根系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2):27-32 [6] 肖俊夫, 刘战东, 刘祖贵, 南纪琴. 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2):36-40 [7] Rao N H, Sarma P B S, Chander S. Irrigation scheduling under a limited water supply[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88, 15(2):165-175 [8] 程宪国, 汪德水, 张美荣, 周勇, 金轲, 郭世昌, 王自力, 王书子.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4):67-74 [9] 孟雄伟, 张永丽, 马兴华, 石玉, 于振文.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10):1884-1892 [10] 江俊燕, 汪有科. 不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2):121-125 [11] 武向良, 高聚林, 王志刚, 李丽君, 张白鸽, 黄振刚, 黄复民, 王建明, 李树芳. 不同时期灌溉对大豆叶片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7, 26(5):695-699 [12] 张雷, 李小燕, 牛芬菊, 豆国兰, 刘世海, 魏方红. 旱地微垄地膜覆盖沟播栽培对土壤水分和胡麻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1(4):95-97 [13] 王改玲, 李立科, 郝明德, 洪坚平. 长期施肥及不同施肥条件下秸秆覆盖、灌水对土壤酶和养分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2, 26(1):129-134 [14] 廖允成, 韩思明, 温晓霞. 黄土台塬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3):55-58 [15] 江晓东, 李增嘉, 侯连涛, 王芸, 王学, 颜红. 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7):20-24 [16] 张永丽, 于振文. 灌水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5):155-158 [17] 山仑, 徐萌. 节水农业及其生理生态基础[J].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2(1):70-76 [18] 王彩绒, 田霄鸿, 李生秀. 沟垄覆膜集雨栽培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2):208-214 [19] 石元春, 刘昌明, 龚元石.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0] 段爱旺, 张寄阳. 中国灌溉农田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16(4):41-44 [21] 王志敏, 王璞, 李绪厚, 李建民, 鲁来清.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理论与技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5):38-44 [22] 杨永辉, 吴普特, 武继承, 赵世伟, 赵西宁, 黄占斌, 何方. 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及利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2):19-26 [23] 张旭东, 柯晓新, 杨兴国, 万信. 甘肃河东小麦需水规律及其分布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17(1):39-44 [24] 高延军, 张喜英, 陈素英, 孙宏勇, 裴冬, 陈四龙. 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23(5):45-49 [25] Kang S Z, Zhang L, Liang Y L, Hu X T, Cai H J, Gu B J. Effects of limited irrigation on f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in the Loess Platesy of Chin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2, 89(55):203-216 [26] 李运生, 王菱, 刘士平, 王吉顺. 土壤-根系界面水分调控措施对冬小麦根系和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2, 22(10):1680-1687 [27] 张秋英, 李发东, 张依章, 欧国强, 刘孟雨. 水分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7(6):809-812 [28] 赵俊晔, 于振文.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6, 32(4):484-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