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卓夫, 付连双, 王晓楠, 孙艳丽, 佟明耀.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8):141-14 [2] 刘冰, 王有科.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花椒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0(4):475-479 [3] 王佩芝, 张慧, 王燕凌, 孙保成.小麦半致死温度简易测定方法[J].新疆农业科技, 1995(5):207 [4] 崔文采.土壤水分与冬麦越冬保苗的关系[J].新疆农垦科技, 1982(4):25-28 [5] 付连双, 王晓楠, 李卓夫, 谢甫绨, 陈禹兴, 冯玉磊, 晁美丽.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越冬期间植株电导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 2011(3):38-41 [6] 付连双, 谢甫绨.土壤水分对越冬期间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2(4):36-41 [7] 关涛, 李卓夫, 王晓楠, 付连双. 冷驯化和冷冻条件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品种三个COR基因表达差异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3(2):230-235 [8] 苍晶, 于晶, 崔红, 王军虹, 张达, 刘丽杰, 李卓夫.寒地冬小麦对低温逆境的生理适应[J].核农学报, 2011, 25(5):1017-1022 [9] 冯玉磊, 王晓楠, 付连双, 晁美丽, 关涛, 孙莹璐, 李卓夫. 寒地冬小麦返青期抗氧化特性[J].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3):547-550 [10] 王晓楠, 付连双, 李卓夫, 孙艳丽, 王玉波, 刘灿, 王金伟, 陈禹兴.低温驯化及封冻后不同抗寒性小麦品种的形态建成及生理基础分析[J].作物学报, 2009, 35(7):1313-1319 [11] 李志军, 赵娜娜, 孙华丽, 王 然.低温胁迫下不同防冻剂对梨幼苗膜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1):261-264 [12] 刘佳, 郁继华, 徐秉良, 颉建明.干旱气候条件下水分胁迫对辣椒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2, 26(8):1197-1203 [13] 朱政, 蒋家月, 江昌俊, 李雯.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SOD、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1):24-26 [14] Manisha G, Ann C, Jaco V, Herman C.Copper affects the enzymes of ascorbate-glutathione cycle and its related metabolites in the roots of Phaseolus vulgari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9, 106(3):262-267 [15] 王萍, 李彦慧, 张雪梅, 李保国, 姚飞飞. 低温对仁用杏雌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3, 40(3):417-425 [16] Jin Y H, Tao D L, Hao Z Q, Ye J, Du Y J, Liu H L, Zhou Y B.Environm ental stresses and redox status of ascorbate[J].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7):795-801 [17] 王瑞, 马凤鸣, 李彩凤, 陈胜勇, 侯静.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5):20-23 [18] 安莹, 陈雅君, 赵伟, 金不换, 齐孝辉. 低温对白三叶膜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09, (3):8-11 [19] 陈禹兴, 付连双, 王晓楠, 李卓夫.低温胁迫对冬小麦恢复生长后植株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10):10-16 [20] 刘佳, 郁继华, 徐秉良, 颉建明. 干旱气候条件下水分胁迫对辣椒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2, 26(8):1197-1203 [21] 岳虹.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28-29 [22] 于健, 陈全家, 李波, 贺雅婷, 高文伟, 曲延英[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1(5):31-35 [23] 覃鹏, 刘叶菊, 刘飞虎.干旱处理对烟草叶片SOD和POD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 2005, (2):28-30. [24] 孙小妹, 张涛, 陈年来, 张凯. 土壤水分和氮素对春小麦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 2011, 28(2):205-214 [25] 李莉, 钟章成. 诸葛菜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适应能力[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5(1):33-37 [26] 周碧燕, 陈杰忠, 季作梁, 蔡永发.香蕉越冬期间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J].果树科学, 1999, 16(3):192-196 [27] 张志伟, 王法宏, 李升东, 冯波, 司纪升, 张宾, 孔令安, 王峥.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孕穗期低温生理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5):900-906 [28] 姜丽娜, 张黛静, 林琳, 邵 云, 余海波, 李春喜. 低温对小麦幼苗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6):1171-1176 [29] 南丽丽, 师尚礼, 朱新强, 郭全恩. 田间越冬期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的生理生化特性[J].核农学报, 2011, 25(2):369-374 [30] Levitt J.Response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chilling, freezing and high temperature[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0:166-248 [31] 彭艳华, 刘成运, 卢大炎, 叶婉成.低温胁迫下凤眼莲叶片的适应——脱落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J].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2, 10(2):123-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