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27
  

  • 全选
    |
    植物诱变育种· 农业生物技术
  • 何平, 李林光, 王海波, 李慧峰, 常源升, 程来亮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49-125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辐照处理对苹果嫩枝嫁接成活率及变异率的影响,以富士嫩枝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在20~60 Gy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嫁接成活率呈下降趋势,枝条生长量减少,叶面积降低,二叉枝和多叉枝数量增加。半致死剂量LD50为30 Gy,此剂量下嫁接成活率为49.2%;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成活的枝条进行变异检测,变异率达1.17%,变异梢多分布在二叉枝和多叉枝上,基因位点上的突变与枝梢形态变异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加快选育苹果优良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 黄鹤, 李卓夫, 王晓楠, 付连双, 王姝彦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55-1262.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是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在植物耐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不同耐寒性的小麦品种中TPS基因在低温处理下的表达差异,明确TPS基因在抗寒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D1)和对照品种中国春(CS)为材料,设定一系列低温处理,用qRT-PCR分析7个TPS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低温驯化初期,TPS4和TPS7在D1中大量表达。低温驯化后期,D1中TPS1、TPS2、TPS4、TPS6和TPS7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S中的表达量。TPS2、TPS3、TPS5和TPS6基因在小麦低温冷冻中后期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16℃下D1中的TPS1、TPS6和TPS7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同时期CS的72.8倍、308.68倍和32.83倍。D1中的TPS3基因在7个冷处理中有6个为下调表达,而TPS7基因在各处理下均为上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对高抗寒性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 崔学宇, 任雪娇, 张野, 慈佳宾, 杨巍, 赵超, 杨伟光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63-1272.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与玉米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标记,对138份吉林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通过UPGMA方法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的遗传组成进行解析,旨在为亲本选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扩增带型稳定的20对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引物,检测出11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1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5.7个。每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28~0.7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17, 几大类群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的顺序为旅大红骨类群(0.47)>Lancaster类群(0.42)>塘四平头类群(0.41)>reid类群(0.35)。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玉米可划分为2个大群,4个亚群,其中lancaster类群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此外,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遗传解析的结果证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玉米株型改良育种提供了依据。
  • 鲁黎明, 陈勇, 鲁逸飞, 李立芹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73-128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在低钾胁迫下烟草幼苗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烟草幼苗进行了0、6、12、24 h低钾胁迫,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烟草幼苗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基因表达量变化在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 790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所行使的功能多达18种,包括抗氧化活性、催化活性、酶调活性,并参与应激反应、发育过程以及代谢过程等。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涉及到响应非生物刺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有417个(281个上调、136个下调)、光合作用基因有21个(10个上调、11个下调)、光合色素合成相关基因9个(6个上调、3个下调)以及植物激素代谢相关基因6个(5个上调、1个下调)。研究结果可为烟草钾营养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 杨丽娟, 敖游, 王丹, 白琰, 赵洁宇, 郭长虹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81-128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利用MSAP方法检测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2C单体附加系(CS-2C单体附加系)的DNA甲基化变异,探究DNA甲基化与杀配子染色体的关系。结果表明,CS-2C单体附加系5'-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45.33%)高于CS(40.35%),其中全甲基化率与半甲基化率均有所升高。与CS相比,CS-2C单体附加系的5'-CCGG位点发生了明显的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变异,以胞嘧啶甲基化升高为主,其中CG位点甲基化变异幅度高于CHG位点甲基化变异幅度。通过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部分差异片段与普通小麦Sukkula-like转座子等具有高度同源性。由此推测,转座子可能在杀配子作用机制中起作用。本研究为揭示杀配子染色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吴艳歌, 毕波, 柴明良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88-129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长期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系分裂、增殖的影响,以及对梢和根的诱导作用,以继代10年的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0 ~ 0.20 mg·L-1的6-苄基氨基嘌呤(BA)、激动素(KT)、玉米素(ZT)、反式玉米素核苷(ZR)、噻苯隆(TDZ)及正交设计组合对其生长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4周后,愈伤组织鲜重增长率最高的处理是 0.10 mg·L-1BA+ 0.20 mg·L-1KT+ 0.15 mg·L-1ZT+ 0.10 mg·L-1TDZ,达到331.3%,略高于0.10 mg·L-1KT(315.0%),但差异不显著。以1/2MS + 30.0 g·L-1蔗糖 + 3.0 g·L-1Phytagel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5种细胞分裂素再生培养6周,再生率和再生梢总数最高的是含 0.15 mg·L-1ZT的培养基,再生率为60.3%,再生梢总数为142.0个,分别是对照的2.41倍和3.67倍。再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6.694~14.569 U·g-1FW·min-1)显著低于对照(20.802~32.303 U·g-1FW·mi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峰值(382.353 U·g-1FW·min-1)显著高于对照(326.760 U·g-1FW·min-1),而第3周再生高峰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312 U·g-1FW·min-1)显著高于对照(0.141 U·g-1FW·min-1)。因此,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不仅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也明显影响抗氧化酶的活性。合理调控SOD和POD活性有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为沟叶结缕草现代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 侯惠静, 王素英, 吴子健
    核农学报. 2016, 30(7): 1296-130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D1蛋白是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一种蛋白,研究编码该蛋白的psbA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及聚类分析对原核微藻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MEGA和Codon W软件分析psbA基因的碱基组成和密码子适应指数、有效密码子数及相对密码子使用度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种属原核微藻的psbA 基因具有明显的密码子偏好性,且密码子使用模式多样,可反映该类群生物种属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密码子偏好性的欧式平方距离系数进行聚类,证实密码子的偏好性与其物种的亲缘关系及进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其聚类结果可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重要补充。
  • 邓衍明, 贾新平, 梁丽建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08-131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远缘杂交是观赏植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方法,但远缘杂交易出现假杂种,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目的杂种在观赏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观赏植物远缘杂交后代中假杂种的可能产生途径,详细阐述了形态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分子标记、生理生化指标等主要方法在观赏植物远缘杂种鉴定上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FISH、GISH等原位杂交技术和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的应用情况;并提出观赏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中杂种真实性鉴定方法的选择策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农产品辐照研究·食品科学
  • 李金寒, 商博, 梁丹丹, 鲁志松, 刘阳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16-1322.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ROS在柠檬醛抑制黄曲霉产毒过程中的作用,对柠檬醛作用下黄曲霉细胞释放ROS的含量、胞内ROS水平、抗氧化酶类活性和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柠檬醛会使黄曲霉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多,并部分释放到胞外。与甘油处理组相比,柠檬醛处理组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明显较低,柠檬醛作用下的黄曲霉胞内抗氧化酶(CAT、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强,胞内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明显增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柠檬醛处理组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高于甘油处理组。综上,黄曲霉在柠檬醛作用下产生ROS,造成黄曲霉氧化损伤,从而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本研究结果对粮食仓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 蒋莹丽, 蒋伟军, 施丽愉, 陈伟, 苏新国, 杨震峰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23-133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成膜基质,添加适量的增塑剂等成膜助剂,复合MeJA制备蛋白复合膜,并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了复合膜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MeJA与大豆分离蛋白基质有良好的相容性,复合膜材料外观光滑平整。与单一大豆分离蛋白膜相比,MeJA的添加显著增加了膜的厚度和延伸率,降低了膜的透明性及水蒸气透过率,提高了其光阻隔性能,改善了膜的阻湿性。扫面电镜分析发现,0.05%添加量的茉莉酸甲酯精油复合膜内部结构较单一蛋白膜紧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eJA与SPI基质存在一定相互作用,综合物理性能较佳。由此可知,此复合膜在食品包装和保鲜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喆, 钟莺莺, 汤海青, 欧昌荣, 赵海英, 俞雪钧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31-1341.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肉味香精的风味组成和特征风味成分,并为其品质评价及掺伪鉴别提供信息,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肉味香精的中的顶空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最适的萃取条件为:用50/30 μm CAR/PDMS/DVB萃取头,在60 ℃温度下萃取30 min。此条件下萃取该肉味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67个化合物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得到鉴定,分别为酯类20种,醇类32种,酮类25种,醚类8种,醛类32种,杂环类26种,烃类24种,其中对肉味香精风味贡献较大的是醛类、杂环类物质及各类物质中的含硫化合物,它们是形成该肉味香精特征风味的主要成分。此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具有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峰容量的特性,使分离鉴定肉味香精这类复杂食品基质样品的风味成分、深入表征其风味特征成为可能。本研究为肉味香精及同类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品质及安全性评价等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
  • 曾廷兰, 陈小芳, 娄永江, 叶央芳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42-135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脊尾白虾小分子物质组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发酵前后脊尾白虾肌肉的甲醇水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可导致脊尾白虾中延胡索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肌苷三磷酸、3',5'-二磷酸腺苷、2-吡啶甲醇和葫芦巴碱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导致乳酸、β-羟基异丁酸、胆碱和次黄嘌呤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虾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组成和风味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吴宜青, 莫欣欣, 孙通, 罗时挺, 周华茂, 刘木华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51-1357.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寻求大豆油中铬(Cr)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大豆油中Cr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研究,采用松木对大豆油样品中的Cr进行富集,并利用双通道光谱仪采集其LIBS光谱信号;选择钙(Ca) 422.64 nm为内标线,并以Cr的原子谱线Cr I 425.44 nm、Cr I 427.48 nm、Cr I 428.94 nm及3条谱线之和为分析线,应用直接定标法和内定标法分别建立上述分析线的定标曲线。结果表明,Cr I 425.44 nm建立的定标曲线性能最佳,直接定标法和内定标法所建立的定标曲线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598和0.9894,检测限分别为14.82 μg·g-1和8.45 μg·g-1; 3个验证样品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1.32%、12.78%、12.48% 和7.91%、4.28%、7.64%。由此可知,LIBS技术用于大豆油中重金属Cr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松木富集结合内定标法能减少定量分析误差,提高大豆油中Cr含量的预测精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食用油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 王近近, 张兴龙, 邵兴锋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58-136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微波杀菌工艺对枇杷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宁海白枇杷为原料加工成汁,经巴氏灭菌和微波杀菌处理后,研究4℃冷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总酚含量、Vc含量、DPPH·清除能力、pH、可溶性固形物(SSC)、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杀菌与传统巴氏杀菌相比,有相同的杀菌效果,能很好地延长果汁贮藏期;同时,微波杀菌处理的枇杷果汁总酚、Vc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均显著升高,PPO和POD完全失活,而对果汁pH和SSC无显著影响。说明微波杀菌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枇杷果汁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微波杀菌在果汁工业的应用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 裘纪莹, 庞停停, 周庆新, 刘孝永, 王军华, 朱丽萍, 王易芬, 陈蕾蕾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65-1372.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发银杏花粉深加工产品,以银杏花粉为试材,以其提取液的DPPH清除率为指标,研究加热回流法、超声波法、微波法、超声-微波法提取银杏花粉抗氧化成分的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微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微波法提取银杏花粉抗氧化成分的效果最好。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9.38%、料液比1∶30、微波功率109.85 W、微波时间13 min。本研究为银杏花粉抗氧化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吕飞, 魏倩倩, 胡卓瑾, 丁玉庭, 刘璘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73-1378.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冷海水预处理时间对竹筴鱼冻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未处理(CK)、冷海水预处理4 h (T1)和48 h (T2)的竹筴鱼在冻藏12个月内,鱼体的细菌总数(APC)、挥发性盐基氮(TVB-N)、脂肪氧化(TBARS、POV)、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各组竹筴鱼鱼体APC和TVB-N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为CK>T1>T2;贮藏第12个月,CK、T1和T2竹筴鱼样品的TVB-N值分别是30.24、27.03、26.28 mg·100g-1。此外,冷海水预处理加速了鱼体TBARS和POV值的上升及肌原纤维蛋白的溶出。综合分析,冷海水预处理可减缓鱼体品质下降,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为渔品的冻藏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王丽丽, 杨文鸽, 徐大伦, 楼乔明, 周星宇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79-138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改善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最佳淀粉种类及其添加量,以凝胶强度、质构分析(TPA)值、白度、持水性和凝胶溶解度为指标,探究5种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交联淀粉和羟丙基淀粉)在不同添加量(0、5%、10%、15%和20%)下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淀粉以及添加量均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有显著影响。当添加量超过15%后,淀粉的添加对带鱼鱼糜凝胶弹性和持水性影响不显著。5种淀粉中,木薯淀粉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效果最好,在鱼糜中添加15%木薯淀粉时,鱼糜凝胶强度、硬度、粘聚性、弹性、咀嚼性、白度值、失水率和凝胶溶解度分别为886.176 g·cm、4 879.56g、0.67、0.87、2 888.86、60.07、5.84%、49.47%。因此,添加15%的木薯淀粉能有效改善带鱼鱼糜凝胶品质。本试验结果为高品质鱼糜制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飞, 李春华, 龚雪蛟, 刘东娜, 王云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86-139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图像和光谱的检测技术,能同时获取待测物体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因此该技术既可以直观反映研究对象外观纹理特征,又可以像光谱信息一样间接反映物体内部物理结构和品质成分特性。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实用价值。本文简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分类综述了该技术在茶叶栽培管理、病虫害监测、生产加工、等级划分等方面的应用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对其在茶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茶叶精细化发展提供参考。
  • 同位素示踪·资源环境·动植物生理
  • 张晴雯, 陈尚洪, 刘定辉, 黄新君
    核农学报. 2016, 30(7): 1395-1403.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侵蚀性降雨条件下不同农业措施对玉米季坡耕地水沙过程的影响及减沙效应,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径流小区观测试验,研究顺坡耕作(CK)、横坡垄作(CT)、横坡垄作+秸秆覆盖(CT+SM)、横坡垄作+地膜覆盖(CT+PM)、横坡垄作+有机质输入(CT+OM)5种农业措施对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曲线数、产沙量、土壤可蚀性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历次降雨事件CK径流系数变幅为18.89%~32.23%,CT+OM和CT+PM显著削减了径流量和产沙量,径流量较CK减少15%~35%、泥沙量减少12%~75%。土壤可蚀性指标随降雨量和径流量增加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随着降雨量或径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可蚀性与地表径流量之间呈幂函数递增关系,确定系数R2为0.70~0.87(p<0.05);土壤可蚀性与降雨量呈对数曲线关系,R2为0.85~0.91(p<0.05)。历次降雨横坡各处理土壤可蚀性指标(Kw)显著低于顺坡垄作,CT 和CT+OM的Kw均值分别为0.025 kg·m-2·mm-1和0.023 kg·m-2·mm-1,与CK相比平均分别减小17%和24%;CT+PM和CT+SM的Kw值最小,均值分别为0.021 kg·m-2·mm-1和0.018 kg·m-2·mm-1,与CK相比分别减小29%和38%。综上,横坡垄作增加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是控制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地表径流、降低土壤可蚀性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控制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水土流失、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明友, 井大炜, 张红, 李士平, 郑芳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04-1410.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施用蚯蚓粪对豇豆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CK(对照,不施肥)、CF(单施化肥)、VC(蚯蚓粪)和VC+CF(蚯蚓粪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豇豆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CPMI)、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呼吸、代谢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施用蚯蚓粪处理的活性、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升高。VC+CF的活性有机碳含量与CPMI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较CF分别高出30.38%和36.69;同时,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外,VC+CF还明显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但降低了代谢熵,其中土壤微生物呼吸分别比CK、CF和VC提高64.91%、36.23%和16.05%,而代谢熵分别下降10.85%、9.06%和5.32%。与VC+CF相比,VC对豇豆土壤的影响作用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不同程度的活性有机碳、CPMI与微生物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各指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综上所述,蚯蚓粪与化肥配施能明显提高豇豆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且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该研究为豇豆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卉, 周清明, 黎娟, 张黎明, 张明发, 孙敏, 刘智炫, 陈佳亮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11-1419.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良土壤容重,筛选优化生物炭施用量,以湖南烟区主要栽培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种不同的生物炭用量对田间土壤改良及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与施炭量呈负相关,田间持水量与施炭量呈正相关。生物炭用量在3 750kg·hm-2水平下,烤烟的植物学性状优良,干物质积累量大,烟株根系发达,根冠比协调,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但随着施炭量继续升高,烤烟的生长发育又相对受到抑制。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量为3 750kg·hm-2较为适宜。本研究结果对利用生物炭改良植烟土壤,促进优质烟叶生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曾红, 王小春, 陈国鹏, 陈诚, 蒲甜, 彭霄, 刘婷, 宋靖, 阳苏书, 杨文钰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20-1426.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良好的玉米株型结构是群体高产的基础,为探究烯效唑对套作群体作物株型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川单418为材料,分别于玉米8叶展(A1)、10叶展(A2)、12叶展(A3)和14叶展(A4)期用烯效唑喷施叶面,以各时期喷蒸馏水为对照(CK),分析玉米、大豆产量及形态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烯效唑喷施对玉米株型结构影响显著,在A1~A3时期喷药可显著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上部高度及穗位叶叶夹角,增加茎粗;喷药处理下大豆顶层透光率和产量均以A1最高(49.97%,2 093.58 kg·hm-2),分别较CK提高60.30%和38.68%;大豆株高随喷施时期呈上升趋势,茎粗、叶面积变化相反;玉米和群体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均以A2最高,分别较CK增产5.91%和11.21%。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表明,玉米穗位高、穗上部高度、穗位叶叶面积及穗上位叶叶面积与透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上部高度是影响透光率的重要因素,而大豆茎粗、叶面积与透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在玉米10叶展期喷施烯效唑,对其作物株型结构调整较合理,可获较佳的群体产量。
  • 吴文革, 周永进,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27-1434.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 邹朝晖, 张志元, 邓钢桥, 彭选明, 唐建洲, 谢洪科, 李先, 张乐平, 李静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35-1439.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外源氨基酸对水稻干重及含氮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500mg·L-1 L-亮氨酸-15N在分蘖期、抽穗期、蜡熟期喷施水稻叶面,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外源L-亮氨酸-15N处理组中的叶、茎鞘、稻谷的干重及含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蘖期、抽穗期、蜡熟期3个时期喷施L-亮氨酸-15N比分蘖期、抽穗期2个时期喷施其干重及含氮量高,分蘖期、抽穗期2个时期喷施L-亮氨酸-15N比只喷施分蘖期其干重及含氮量高,叶面吸收15N约50%运输到水稻的籽粒。本研究对提高稻米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 马晓丽, 冀瑞萍, 李亚莉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40-1445.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一氧化氮(NO)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讨NO对白菜经增强UV-B辐射后的修复作用,以中白60白菜为材料,外源喷施NO、模拟增强UV-B辐射及两者复合进行处理,研究白菜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白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幼苗生物量、叶片数、叶长都大幅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叶绿素荧光特性均减弱,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下降。而NO+增强UV-B复合处理后,受到抑制的白菜幼苗生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物量、叶片数、叶长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荧光特性、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综上,NO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减少胁迫造成的损害,提高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增强UV-B胁迫下白菜幼苗的生长,从而防止由于增强UV-B导致白菜产量减少所引起的农业问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一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植物抗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皓, 丁亚娜, 赵启红, 陈永坤, 施杨, 刘海珍, 王玉玲, 徐吉臣
    核农学报. 2016, 30(7): 1446-1451. https://doi.org/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灌木树种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目前北方城市绿化造林常用的13个灌木树种为材料,测定其生理指标,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评估不同品种的抗旱能力,以期为北方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干旱处理后各项生理指标,如相对水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糖、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等的变化规律均存在明显差异,采用单一生理指标比较物种间抗旱性有一定的偏差。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13个灌木树种的抗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金焰绣线菊>紫叶小檗>沙地柏>红宝石海棠>珍珠梅>锦带>胡枝子>黄栌>水蜡>金银木>红瑞木>紫穗槐>连翘,分析结果与实际表现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