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9-10
  

  • 全选
    |
    植物诱变育种·农业生物技术
  • 张采波, 吴章东, 徐魏, 荣廷昭, 曹墨菊
    J4. 2013, 27(8): 1061-106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有效的发掘和利用玉米空间诱变后代变异资源,本研究分别以来自3份不同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后代诱变系所配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重复鉴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玉米材料的诱变后代应采用不同的选择策略,对08-641诱变材料应首先考虑百粒重性状,同时兼顾穗行数和行粒数性状;对于RP125诱变材料应首先考虑行粒数性状,同时兼顾百粒重和穗行数性状;对于18-599诱变材料,应首先考虑百粒重性状,分地区的兼顾株高、穗粗、穗位高和出籽率等性状,鉴于不同诱变材料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影响因素不同,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玉米空间诱变后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有助于玉米空间诱变后代材料在育种上的选择利用。
  • 陈凯, 张强, 潘晓飚, 李美, 孟丽君, 徐正进, 徐建龙, 黎志康
    J4. 2013, 27(8): 1069-108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抗性基因选择和针对轮回亲本表型严格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主基因Pi-GD-1(t)、Pi-GD-2(t)、Pi-GD-3(t) 和主效QTL GLP8-6(t)(分别简称G1、G2、G3和G8)及IR65482-7-216-1-2-B(简称为IR65482)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8(t)导入到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获得带有不同抗瘟基因组合的改良恢复系明恢86-G2、明恢86-G1-G2、蜀恢527-G1-G2、蜀恢527-G2、浙恢7954-G1-G2、浙恢7954-G1-G2-G8和携有抗褐飞虱Bph18(t)基因的蜀恢527-Bph18(t);从3个恢复系与不同抗源杂交F1的复交后代中选育出带有抗稻瘟病和兼抗稻瘟病、稻飞虱的双基因或多基因聚合系浙蜀-G2-G8、明浙-G2-G8、明浙-G1-G2-G8、浙恢7954-G1-G8(t)-Bph18(t)和明浙-G1-G2-Bph18(t)。这12个抗性改良恢复系对20个稻瘟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蜀恢527-Bph18(t)、浙恢7954-G1-G8(t)-Bph18(t)和明浙-G1-G2-Bph18(t)对褐飞虱的抗性也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多数抗性改良恢复系及其与不育系II-32A的测交种在正常条件下的产量和结实率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相仿或优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对恢复系稻瘟病改良的效果明显,而抗性基因Bph18(t)对褐飞虱的改良效果与遗传背景有关。对分子标记回交和复交改良恢复系的抗病虫性进行了讨论。
  • 杨书玲, 张龙雨, 张改生, 桑青, 刘红占, 朱启迪, 张新钵, 赵新亮
    J4. 2013, 27(8): 1081-1089.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TaPDK蛋白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过程能量代谢途径中的调控机制。本试验提取小麦花药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根据GenBank报道的已知小麦PD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TaPDK基因的编码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序列分析与功能预测,得出TaPDK的ORF为1095bp,编码36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1kD。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3d-PDK,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种E.coli BL21(DE3)中进行优化表达,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验证后利用亲和层析柱初步纯化,针对原核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非特异蛋白,采用切胶处理的方法进行二次纯化。原核表达结果表明IPTG可诱导一个分子量约40kD的特异蛋白,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优化表达条件为:28℃、0.8mmol·L-1IPTG、150r·min-1诱导表达4h,表达产物经两次纯化得到2mg的目的蛋白,为下一步制备多克隆抗体、寻找互作蛋白奠定基础。
  • 关蕾, 樊洪泓, 陈沙沙, 林毅, 蔡永萍, 金青
    J4. 2013, 27(8): 1090-109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强光胁迫下外源硫化氢对铁皮石斛的抗氧化系统及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mol·L-1的硫氢化钠(NaHS,H2S的供体)可显著促进SOD、CAT和POD的酶活性、降低MDA含量,缓解了强光胁迫对铁皮石斛造成的氧化损伤。而高浓度NaHS (600μmol·L-1)处理则加重了石斛的氧化损伤。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分析表明,强光胁迫下0、200和600μmol·L-1NaHS处理(T1、T3、T5)的石斛DNA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9.6%、33% 和28.9%,均低于对照(正常光照,35.4%)。强光下T1与对照CK相比、T3和T5与T1相比,石斛基因组DNA的去甲基化和甲基化变化的位点比例分别为6.4%、7.7%、6.7%和9.0%、8.1%、9.2%。通过对差异条带的回收测序和Blast比对,发现其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合成酶、与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等同源的片段。
  • 李莹莹
    J4. 2013, 27(8): 1099-110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0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验证了牡丹CDDP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21条CDDP引物中筛选出了20条多态性引物,其中18条对牡丹品种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用20条CDDP多态性引物对22个国内外牡丹品种进行PCR扩增,每条引物的扩增条带从3~25条不等,共获得297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76条,多态性比率为92.93%,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4.85种多态性基因型。多态性好的18条引物对22份牡丹材料的位点多态性信息量分布在0.8379~0.9597之间,平均达0.9124。可以运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牡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研究。
  • 殷丽青, 周音, 胡永红, 刘炤, 张永春, 韩继刚
    J4. 2013, 27(8): 1106-111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牡丹品种风丹的幼胚、成熟胚、叶柄与根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不同浓度毒莠定(Picloram,PIC)对牡丹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但只有幼胚、成熟胚能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可产生体细胞胚,并获得再生植株。牡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产生的适宜培养基是:改良MS+BA 0.5mg·L-1+PIC 4.0mg·L-1+CH 0.5mg·L-1+蔗糖100g·L-1,在该培养基上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9.3%,其体胚诱导率达98.1%。
  • 李娟, 杨立新, 郑文寅, 武立权, 王荣富
    J4. 2013, 27(8): 1111-1117.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金属酶类,在植物的抗逆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小麦烟农19号为材料,提取植株叶片总RNA,根据NCBI公布的FeSOD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小麦抗逆基因FeSOD(GenBank:JX398977)的全长cDNA序列。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271bp,5'UTR为187bp,3'UTR为490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91 bp,编码19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2.8KD,等电点(PI)为5.382,经BlastP和Clustalx进行比对发现,小麦FeSOD的氨基酸序列与玉米、水稻等物种具有高的同源性;同时,利用Mega5软件进行系统谱系分析,发现小麦FeSOD与玉米和水稻的亲缘关系最近。
  • 蒋明, 管铭, 潘小翠, 张金国, 胡佳渭
    J4. 2013, 27(8): 1118-1124.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CCH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s)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中,在RNA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Zf基因,为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开展Zf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经分析,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各有11个Zf基因,它们的开放性阅读框全长分别为633~3741bp和633~3486bp;共检测到55个CCCH锌指基序,以C-X7-C-X5-C-X3-H(22个)和C-X8-C-X5-C-X3-H(21个)最为常见,其中C-X8-C-X6-C-X3-H和C-X7-C-X6-C-X3-H为2种新发现的基序类型;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2个Zf基因聚为4组,除SS1G_13631、SS1G_09360、BC1T_00310和BC1T_05217外,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的Zf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小分支,该结果与Zf基因的基因结构、基序数量和分布情况一致。
  • 杨岚, 李红, 向增旭
    J4. 2013, 27(8): 1125-1130.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技术研究不同倍性植株基因组之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模式变化。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别为46.10%、46.53%,与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基因组DNA的总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均有所降低,而半甲基化率则有所升高;四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有29.72%(过甲基化为12.8%,去甲基化为11.81%,次甲基化为5.12%)发生了改变。
  • 兰国防, 李洪涛, 吕超, 许如根
    J4. 2013, 27(8): 1131-113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4个开颖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参试材料两年各3点开颖角度,分析参试材料开颖角度的遗传差异及环境对大麦开颖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在品种间、地点间及地点、品种、年份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间开颖角度差异为上海农场>扬大实验农场>方强农场;参试品种开颖角度的大小为沪1154>扬0187>黄长芒>1430R。参试材料开颖角度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沪1154的开颖效应最大且稳定性最好,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较大;扬0187和黄长芒的开颖效应较大,易受环境影响,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受到环境限制;1430R开颖效应最小,且易受环境影响,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较小。
  • 张静, 林泽川, 曹立勇, 沈希宏
    J4. 2013, 27(8): 1136-1142.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穗发芽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还会降低稻谷的质量和品质,选育抗穗发芽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穗发芽最有效的途径。文章综述了影响水稻穗发芽和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种子成熟度、α-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温度、湿度等;总结分析了水稻穗发芽和种子休眠相关QTL定位情况,以期为水稻抗穗发芽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 农产品辐照研究·食品科学
  • 李伟明, 哈益明, 周洪杰
    J4. 2013, 27(8): 1143-1149.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孜然为对象,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的方法测定孜然样品中掺杂的多种矿物质的成分组成和含量;采用热释光(TL)技术研究孜然在0~6.47 kGy剂量范围内2次发光曲线的特征和比值,并采用附加剂量法估测孜然样品的原初吸收剂量。结果表明:孜然中分离出的矿物质主要含有石英(SiO2)和钾长石((KAlSi3O8);根据检测孜然样品分离的矿物质的第1次发光曲线的形状和性质即可以鉴定样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附加剂量法能够用于样品原初剂量的估算,拟合估算出的每个样品的剂量值与原初剂量的偏差均在1 kGy范围内。因此,TL法能够定性和定量地鉴定辐照孜然。
  • 赵仁邦, 迟建, 何义
    J4. 2013, 27(8): 1150-115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取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率更高的菌株,利用60Co-γ射线对能够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辐照诱变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青霉ZHJ6对60Co-γ射线比较敏感,容易被辐照灭活,当吸收剂量继续增大,达到2.1kGy时,存活率变为0.04%左右。辐照后的菌株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A17和A18两株菌株。筛选出的菌株比出发菌株A0的对甲胺磷的降解率要高出10%以上,而对氧化乐果、辛硫磷和草甘磷的降解能力也增强。经过连续5代传代培养,诱变菌株在第6d对甲胺磷农药的变异系数为1.2%,遗传特性稳定性好。
  • 陈召亮, 王海宏, 乔勇进
    J4. 2013, 27(8): 1156-1161.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电子束辐照对采后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体致病能力的影响,采用活体接种法测定了经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B. cinerea菌体对采后草莓果实的致病力,采用DNS法测定了电子束辐照对B. cinerea菌体果胶酶及纤维素酶的产生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显著降低B. cinerea菌体的致病力,接种草莓果实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明显降低,3.0kGy处理的该菌菌体接种草莓果实后,第5天时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仅为15.00%和11.39,显著低于对照的91.67%和77.78;2.0kGy以上电子束处理可明显抑制B. cinerea菌体果胶酶及纤维素酶等致病相关酶活性,第3天和第5天时,3.0kGy处理的该菌PMG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37.65%和56.46%、Cx和BG的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60%以上;活体草莓接种酶液后,2.0kGy处理的菌体产生的酶液处理的草莓硬度明显高于对照草莓,保持较好的抗病能力。电子束辐照可以降低B. cinerea菌体致病力,明显抑制其致病相关酶的活性,有效控制草莓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 刘洪对, 于丽娜, 高俊安, 孙杰, 朱凤, 毕洁, 张初署, 刘少芳
    J4. 2013, 27(8): 1162-1167,1172.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花生蛋白粉为原料,采用Viscozyme L预水解,再分别用Alcalase、Flavourzyme、Protamex、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制备5种花生抗氧化肽,依次简写为AP、FP、PP1、NP和PP2。应用4类体外抗氧化试验: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铁离子螯合力和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研究了5种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综合分析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5种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为PP2>AP>FP>PP1>NP。PP2有最大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还原力和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表明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分解酶是木瓜蛋白酶。因此,使用木瓜蛋白酶研究和开发抗氧化肽是一种有效地进一步利用花生蛋白的方法。
  • 袁媛, 邢福国, 刘阳
    J4. 2013, 27(8): 1168-1172.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平板熏蒸法比较了8种植物精油分别对黄曲霉、禾谷镰刀菌及串珠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将抑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分别应用到染菌玉米中,研究其对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d培养期内肉桂油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的生长,柠檬醛能完全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丁香酚能显著抑制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生长。肉桂油可显著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积累,在玉米水分含量13%时,抑制率达98.94%;丁香酚可显著抑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积累,在玉米水分含量21%时,抑制率达98.33%。
  • 陈伟, 苏新国, 郜海燕, 杨震峰
    J4. 2013, 27(8): 1173-117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燕红水蜜桃果实低温(0℃)贮藏期间果实冷害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贮藏期间,内源乙烯和脱落酸含量出现跃变高峰,果实硬度快速下降,出汁率提高,果实正常后熟软化。桃果实采后0℃贮藏期间硬度下降缓慢,脯氨酸大量积累,果实冷害发生严重。0℃贮藏的桃果实冷害指数与GA3、IAA和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0.848和0.734,而与果实内源乙烯含量相关性较低。果实0℃低温贮藏14d后ABA水平的降低抑制了果实内源乙烯的积累。同时,IAA和GA3水平的下降导致果实内源激素失衡,诱发果实细胞衰老发生,从而促进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
  • 陈君琛, 翁敏劼, 孔智伟, 李怡彬, 沈恒胜
    J4. 2013, 27(8): 1179-1183.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生产过程中的微波干燥技术,研究了微波功率和装载量对即食香菇微波干燥的影响,得出即食香菇微波干燥特性;探讨了含水率对即食香菇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即食香菇最佳含水率;研究明确了即食香菇微波干燥的动力学模型,采用DP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符合即食香菇微波干燥规律的拟合方程,经统计检验可知拟合效果好;为即食香菇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高海生, 刘秀凤, 罗彩霞, 马烨
    J4. 2013, 27(8): 1184-118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香椿芽进行干燥处理,测定各干燥条件下样品的各项指标,对比各样品的复水比、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干燥后叶片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热风60℃的干燥条件下得到的干制品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微波480W样品的沸水复水比最大。综合考虑,微波480W干燥条件下得到的香椿芽干制品的品质最好。
  • 任杰, 胡志和
    J4. 2013, 27(8): 1189-1194.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有的食品加工领域,新兴的超高压处理技术不但可以杀灭微生物,而且不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色泽以及风味,被誉为"当今世界十大尖端科技"。本文主要综述了超高压技术在乳品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对乳品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对活性成分和矿物质维生素的保留效果以及对β-乳球蛋白的可消化性和浊度的改善等。
  • 同位素示踪·资源环境·动植物生理
  • 付秋果, 柳汝阳, 董永汉, 曾娇, 张键波, 白蝉, 张晗雪, 沈佳君, 王伟, 叶庆富
    J4. 2013, 27(8): 1195-1202.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新烟碱类手性杀虫剂哌虫啶为对象,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在光学异构体层面上,研究了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5R7R-哌虫啶,5S7S-哌虫啶,5S7R-哌虫啶,5R7S-哌虫啶)在不同土壤中的矿化、结合残留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施药后培养120d,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在3种不同土壤中的矿化量约为引入量的0.40%~11.59%,其中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在碱性滨海盐土(S2)中的矿化量(引入量的5.03%~11.59%)以及哌虫啶光学异构体SR和RS在中性黄松土(S3)中的矿化量(分别为引入量的8.92%和8.84%),达到欧盟有关农药在土壤中的矿化量最小限量要求(>引入量的5%);(2)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在3种不同土壤中的结合残留量约为引入量的14.34%~50.56%,均低于欧盟有关农药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最高限量(<引入量的70%);(3)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在酸性红砂土(S1)中的结合残留和矿化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中性土(S3)和碱性土(S2)中的结合残留和矿化量,差向异构体之间(RR和RS与SS和SR)存在显著差异(P <0.05),但对映异构体RR和SS以及RS和SR之间差异不显著;(4)较之非灭菌对照,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在灭菌土壤(MS3)中的结合残留和矿化量均显著小于对照土壤(P <0.05),表明土壤微生物影响手性哌虫啶的开环降解和结合残留的形成;(5)不同土壤中哌虫啶4个光学异构体的结合残留,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均呈现出富啡酸>胡敏素>胡敏酸的规律。
  • 黄仁华, 陆云梅, 黄炜
    J4. 2013, 27(8): 1203-1208.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37Cs污染土壤接种Glomus geosporum(G.g), Glomus mosseae(G.m), Glomus versiforme(G.v), Glomus etunicatum(G.e)和Glomus diaphanum(G.d)等5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假高粱根系分泌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影响以及不同AMF对寄主植物吸收土壤核素137Cs的效应,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根系分泌有机酸组分含量与植物吸收137Cs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G.g, G.m, G.v和G.d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假高粱根系有机酸组分及各组分含量,其中接种G.m处理降低有机酸总量的幅度最大,达到67.37μg·cm-2·3h-1。接种G.m、G.e和G.d显著提高了假高粱地下部、叶片和茎干蓄积137Cs比活度,说明接种G.m、G.e和G.d可能会增强假高粱富集137Cs的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假高粱各部位蓄积137Cs比活度与有机酸组分含量均呈负相关,且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植物富集137Cs的能力主要受草酸含量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农艺措施降低根际草酸含量来增强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与转运。

  • 常旭虹, 赵广才, 杨玉双, 丰明, 马少康, 王德梅, 毕玉强
    J4. 2013, 27(8): 1209-1215.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08-2010年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交错区)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3种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留茬和留茬覆盖,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小麦对施入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实施免耕留茬和留茬覆盖这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及非毛管孔隙度,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且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适当改善小麦加工品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提高3%~4%,土壤残留量降低约1%,减少氮素损失约2%,相应地减轻氮肥对农田环境的污染。此外,小麦对上季残留氮素的利用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小。
  • 张丽琼, 郝明德, 臧逸飞, 折凤霞
    J4. 2013, 27(8): 1216-1226.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定位试验基础上,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轮作系统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以休闲地为对照,分析比较长期定位条件下苜蓿连作、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米小麦轮作及粮豆3年轮作的土壤容重、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应用相关性分析及模糊数学原理对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除苜蓿连作土壤过松外,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米小麦轮作及粮豆3年轮作土壤松紧度适宜,苜蓿连作土壤养分含量远高于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米小麦轮作及粮豆3年轮作,苜蓿连作的土壤酶活性也较高。不论是连作还是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后的土壤松紧度、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休闲地。(2)苜蓿连作、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米小麦轮作及粮豆3年轮作IFI分别为86.47、56.36、64.13、64.67、63.08,均显著高于休闲地(IFI 39.49)。苜蓿连作的土壤肥力水平显著高于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米小麦轮作及粮豆3年轮作。(3)提出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时土壤容重的隶属度函数计算方法。因此,轮作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积累,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途径;不同作物及轮作方式对土壤的培肥能力不尽相同,与作物种类及其生长习性有关,在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苜蓿连作对培肥土壤具有较好的作用;针对不同轮作系统采取适当措施,可提高不同轮作系统培肥土壤的能力;对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时,土壤酶活性转折点的取值及分级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达到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土壤的肥力水平。
  • 沈佳君, 吴刚, 王伟, 陈建伟, 张素芬, 黄磊, 吴程琛, 叶庆富
    J4. 2013, 27(8): 1227-1233.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紫外灯为光源,对丙酯草醚在甲醇、丙酮和二甲苯3种有机溶剂中的光解反应动力学及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酯草醚在3种有机溶剂中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在3种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72×10-2(甲醇)、1.75×10-2(丙酮)和 4.8×10-3 min-1(二甲苯),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0.29、39.60 和 144.38 min。通过对丙酯草醚光解产物进行LC/MS鉴定,初步推断出丙酯草醚在有机溶剂中的主要降解产物,其降解途径主要涉及到丙酯草醚分子的嘧啶环与氧原子之间的键断裂、苄基C原子与氨基氮原子之间键断裂,苄氨基酰化反应以及光异构化作用等。
  • 忻雅, 吴根良, 陈文岳, 马华升, 李春楠
    J4. 2013, 27(8): 1234-1239. https://doi.org/10.11869/hnxb.2013.08.1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钢瓶液化CO2、化学反应CO2和吊袋CO2 3种常用CO2加富方式,研究不同CO2加富方法对东南沿海一带冬季低温弱光条件下设施栽培草莓红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钢瓶液化CO2加富,棚内CO2分布较均匀,草莓各指标均显著增长并高于其它2种处理。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相比,叶长、叶宽和叶厚分别增加55.6%、28.8%和97.6%;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7.0%、28.1%和19.3%,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降低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15.6%,硬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第1批果实单果重增加了22.5%,大果比例增加了50.2%,第2批果实的增加效应远不如第1批;总产量增加10.5%,总产值增加31.7%,投入产出比为1:11.6。因此,钢瓶液化CO2加富是最适于田间草莓CO2加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