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7-08-20
  

  • 全选
    |
    论文
  • 陈传群;张勤争;奚海福;吴载德;袁碧华;葛季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五龄期每日1次叶面添食尿素氮,保留在熟蚕体内的尿素氮量为添加量的22—36%,蚕粪中回收为25—33%,剩桑中11%左右,25—30%没有回收到,可能以NO、NO_2等气态形式损失,未能查明。蚕体吸收的尿素氮有60%以上转移到丝腺中,占添加量的15—25%。茧层和丝中的尿素氮量不低于熟蚕丝腺中的量,说明转移到丝腺中的尿素氮已转化为丝素成分,但其贡献低于1%。即使增加添食次数、添食量或结合脲酶处理,也未使尿素氮对丝物质产量的贡献超过3%,所以尿素添食的直接作用不大。五龄期桑蚕对根外追肥标记桑叶的尿素氮的吸收、转移及熟蚕丝腺、茧层和丝中的尿素氮,比同样试验条件下叶面添食的低50%以上。五龄期1次添食的动态试验表明,在添食后一天内,尿素氮除以粪便排出外,还存在着其他损失途径。
  • 王正芳;徐宗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应用~(15)N标记硫铵研究塑料薄膜覆盖下直播棉花的氮素营养特性及其增产效果。试验表明:盖膜棉花吸收的总氮量明显高于不盖膜处理,苗期尤为突出,盖膜棉株的总氮量为不盖膜处理的244—267%。盖膜并施肥不仅增加了棉株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利用,而且,通过营养器官输往生殖器官的肥料氮量与土壤氮量也分别比不盖膜处理高50.5%和157%,初花期追肥,于初花—盛花阶段形成了吸收肥料氮的高峰,在棉株吸自肥料的氮素中有63.3—76.6%是在这一阶段吸收的。盖膜棉花对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6%,比不盖膜处理高9%。盖膜施肥处理棉花的产量最高,每公顷产籽棉2472公斤。
  • 郑企成;朱耀兰;陈文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八倍体小黑麦‘h739’护颖分化期幼穗作外植体,成功地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程序,并获得了长期保持胚性的无性系。经446天继代培养后,在HC-0、HC-4和HC-5三个无性系再生植株中观察到广泛的形态变异,包括育性、株高、抽穗期、穗形和穗颈毛等。在SC_1代中这些变异除抽穗期外均有较坚实的遗传基础。SC_2代的表现表明,在SC_1代发生的是隐性突变或纯合突变更长时间(852天)继代后,无性系变异更丰富,但育性明显下降,有害突变增加,所以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也有一个适宜的继代时间问题。
  • 肖韵琴;王颖;唐士勇;李德福;王志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78至1985年对红玉苹果进行了~(80)Coγ射线辐照试验,辐照剂量为24、49、73、97和146krad,剂量率为44rad/min。每处理重复4—7次,果实辐照后置自然通风库贮藏。七年共处理红玉苹果5吨多。试验结果表明:用~(60)Coγ射线辐照红玉苹果,能十分明显地降低其斑点病的发病率,对照果发病率为55%左右,辐照果为5%左右;比较适宜的辐照剂量为49-73krad;适宜剂量辐照对果实风味和化学成份没有不良影响。
  • 张月娟;余从权;周志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4)CO_2研究了苎麻光合物质的运输及分配。结果表明:苎麻嫩叶所形成的光合物质不运转到其他部位;成长叶的同化能力大于幼嫩叶片的同化能力,并且,形成的光合物质往外运转;成长叶光合物质运转的部位主要是:顶端的幼嫩部分、麻皮、麻秆,特别是麻秆贮存的总光合物质最多:同一蔸麻的各分蘖之间同化产物不相互运转。
  • 冯春生;沈银保;杜志中;高金方;赵福林;赵述文;徐豹;
    J4. 1987, 1(04): 105-111.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7.04.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FGC-2型~(14)C植物光合速率测量装置,是对Shimshi装置的改进。文中叙述了改进装置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该装置轻便(重5kg)可携,适于田间、野外应用;二人配合每小时可标记40—50个样品;测量重复性好,使用安全,无放射性污染,为大批量测量植物光合速率提供了手段。
  • 鱼红斌;伊虎英;
    J4. 1987, 1(04): 112-116.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7.04.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细胞遗传以及出苗率、苗高、M_1显性突变和M_2性状突变等方面阐述了沙打旺的辐射诱变规律。试验结果指出:苗高和出苗率与剂量呈负相关;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与剂量相关性显著;M_2性状突变与剂量大小有关,同时发现不同品种间的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M_1中发现了显性突变,井选出比对照早开花51禾的早熟类型,为在黄土高原高寒地区实现沙打旺的天然更新提供了可能性。
  • 温祝堂;骆日佑;李宇;郑粤美;
    J4. 1987, 1(04): 117-122.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7.04.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在硫酸铈(Ce~(4+))体系中,加入硫酸铜(Cu~(2+))的方法,改进铈(Ce~(4+))剂量体系的稳定性。实验测定Ce~(4+)/Cu~(2+)体系中,Ce~(4+)的摩尔吸光度5643±451.M~(-1).cm~(-1)。在150—4×10~4Gy范围内,用三种Ce~(4+)浓度,测定水深5厘米校准点的G(Ce~(3+))为2.20±0.04。研究表明,G(Ce~(3+))值随辐照温度的上升而线性下降,测得辐照温度修正系数为-(5.13±0.07)×10~(-3)/℃。在Ce~(4+)溶液体系中,加入0.1M Cu~(2+),使剂量体系趋于稳定。对非限束~(60)Coγ源,水中校准点吸收剂量不确定度±3.3%,重复性好于±2.5%。Ce~(4+)/Cu~(2+)适宜作为辐射加工中高剂量区的参考剂量计。
  • 陈舜华;丘泉发;吴应积;赵小奎;
    J4. 1987, 1(04): 123-127.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87.04.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60Coγ射线照射黄鳝血细胞,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研究血细胞中DNA的影响。实验发现:~3H-TdR掺入黄鳝血细胞DNA的量与照射剂量有关。在0.1—0.5Gy剂量范围内,~3H-TdR掺入黄鳝血细胞DNA的量增加,而在1—9.4Gy的范围内则减少。用一定浓度(4mM)的EDTA于照射前对血细胞进行预处理,能消徐0.5Gy剂量所产生的~3H-TdR掺入量的增加。而用一定浓度(4mM)的KI于照射前对血细胞进行预处理,则使~3H-TdR掺入血细胞DNA的量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