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第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5-02-20
  

  • 全选
    |
    论文
  • 孙光祖,王广金,陈义纯,张月学,唐凤兰,闫文义,李忠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辐射与离体培养、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选育出4个抗赤霉病的突变体。经多年田间接种鉴定和考察,突变体的抗病能力较亲本提高1~2级,株高、穗长和小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也发生了变异。突变体与其亲本相比,醇溶蛋白电泳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谱带数、谱带强度和谱带位置都有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分析表明,在毒素作用下,突变体的酶活性比亲本高8,61%~24.14%。突变体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畦化酶活性,是其具有赤霉病抗性的一种病理学原因。

  • 陈进国,金哲,李肃华,刘雅娟,张禹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研制成一种小型化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通过对吉林大豌豆所进行的大量生物学及田间试验表明,非真空脉冲电子束对豌豆的发芽势、出苗率及成株率均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其染色体畸变率亦高,对孕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可使M2代叶绿素、株高及熟期产生变异。研究证明,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实用、安全、性价比高,是有效的诱变源。

  • 王彩莲,慎玫,陈秋方,徐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5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射。氮离子注入还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离子束诱发幼苗叶绿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而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与γ射线相似。

  • 王贵学,朱孝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0、20、30、40krad的137Cs和60Coγ射线辐照,探讨其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比较两种辐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137Cs和60Coγ射线均能诱发早熟和矮秆突变,辐射遗传效应显著并相似。说明两种辐射源均可采用,但性状的平均表现与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值随品种、辐照剂量和辐射世代的不同而异。诱变效果较好的品种是77中-2882,剂量为30krad;在M2、M3代的辐射遗传效应明显。

  • 王培英,许德春,孟丽芬,郭玉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60Co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研究其效果。结果表明,慢照射对M1代(当代)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以及同一剂量的不同剂量率间,对株高,每株英数,叶片的长宽比等性状的影响不同。而且出现种子急性照射从未有过的变化,如出现1、2、4小叶的复叶,2个以上的多生长点。M2代幼苗出现1片、3片真叶或子叶,且子叶连体或皱折。小剂量率的辐射效果大于大剂量率。苗期惺照射可以引起大豆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突变,如91-4404的蛋白质含量达50.02%,较原材料增加3%。

  • 郭江峰,孙锦荷,李兴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4C-抗蚜威在8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该杀虫剂的吸附能力差异很大,吸附率低的仅为13.16%,高的达87.75%。同种土壤对抗蚜威的吸附量随农药的浓度增高而增大,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附量几乎不受抗蚜威浓度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吸附率综合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并找出了影响吸附率关键因子:pH和粘粒含量。这两者分别与吸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14C-抗蚜咸在土壤中的吸附平衡不仅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描述,也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土壤吸附的抗蚜威会发生解吸附作用,解吸率也受土壤性质影响,同样也可用多元回归方程描述

  • 邵春林,吴跃进,程备久,桂启富,余增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能离子束诱变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质量沉积效应。本文立足于“双链断裂”学说,从质量沉积效应出发,认为注入离子通过各种沉积方式形成的沉积产物对DNA双链或单链的断裂具有修复或增强作用,由此导出低能氮离子辐照中生物体存活率的剂量效应模型:,并将之称为质量效应模型。该模型很好地拟合了过去的模型所不能拟合的多种生物体的存活率剂量效应曲线。同时还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 郑广胜,彭根元,张起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芹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与硝酸盐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芹菜的产量、总氮量、硝酸盐、NO3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均随施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硝酸铵比施等氨量的硫铵、碳铵,使芹菜产量、总氨量、NO3-、NRA明显增加;在等量氨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使芹菜NO3-含量增加,增施钾肥使芹菜NO3-含量下降。采收期芹菜体内累积的硝酸盐主要来自土壤。

  • 万兆良,刘大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35S模拟酸雨硫在蔬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分布。结果表明:喷施酸雨的浓度越大,残留于蔬菜中的硫量越多;土壤类型不同,蔬菜上残留的酸雨硫量不同,种植在酸性紫色土上的蔬菜残留硫量较多,酸性黄壤次之,中性紫色土上的较少;同一土壤上,莴苣的残留硫量大于白菜;同一蔬菜,叶部残留硫量大于茎部。酸雨在土壤中的残留硫量以酸性紫色土中较多,酸性黄壤次之,中性紫色土中较少;喷施酸雨的浓度越大,残留在土壤表层的硫量越多;土壤深度不同,残留硫量不同,pH5.6酸雨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残留量有所增加,pH4和pH2.5酸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残留硫量有所减少。

  • 李晓芝,周人纲,樊志和,王占武,韩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35S-蛋氨酸作标记物,研究了小麦幼苗中热激蛋白(HSPs)的诱导合成。发现34℃为小麦幼苗HSPs的最佳诱导温度,在该温度下可产生十几种HSPs,其中分子量为70、54、26、15~17kD的HSPs最为明显。34℃处理4h,HSPs的量达到高峰。若将幼苗由34℃转入22℃(对照),诱导产生的HSPs迅速消失。HSPs的产生有助于小麦幼苗获得耐热性,以抵御致死温度的伤害。

  • 刘智喜,李键,武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17β-雌二醇-6-(O-羧甲基)肟-人血清白蛋白(试验组)和人血清白蛋白(对照组)为抗原,按两个免疫程序,对24只新西兰公兔进行主动免疫。其中,一个免疫程序(A、B组),以1个月为间隔,给每兔行皮内多点注射,共5次。另一个免疫程序(C、D组),先于第0、2和4周给各兔肌肉注射,又于第6、10和14周行耳静脉注射。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0天,每隔6小时采集血样1次,连续24小时。用RIA测定血浆17β-雌二醇(17β-E2)和睾酮(T)浓度。然后摘除睾丸,检测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兔的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20.3±21.6pg/ml,167.7±49.6pg/mlvs,P<0.001),睾酮浓度却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7.1ng/ml,0.52±0.29ng/mlvs,,P<0.01)。试验组的每侧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组(3.94±0.93g和252.25±85.78μm2,2.98±0.72g和161.79±36.45μm2vs.,P<0.01和P<0.001)。以上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能使公兔睾酮水平显著升高,睾丸组

  • 王树禹,冯一兵,刘大森,张鹏,王肃威,彭桂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0.5、1.0Gy60Coγ射线孵前辐照滨白蛋鸡和AA肉鸡商品代种蛋。孵化试验表明,低剂量γ射线照射对鸡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刺激效应,使一些在孵化中不能发育的受精卵得到正常发育。滨白蛋鸡辐照组种蛋胚胎发育的卵数比对照组高5.46%~6.72%(P<0.01),孵化率比对照组高4.4%(P<0.01)。AA肉鸡种蛋辐照组胚胎发育的卵数比对照高5.46%~5.54%(P<0.01),孵化率0.5Gy组比对照组高6.88%(P<0.01),1.0Gy组比对照组高10.68%(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