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目录文章

1996 Vol.10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文
    张铭铣,骆荣挺,施德
    摘要 (1737) PDF全文 (1040)   可视化   收藏

    水稻突变体R_917是经辐射诱变育成的抗病性强、抗谱广的水稻突变新种质。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_15、ZC_13和ZE_3测定,其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经与秀水11、秀水861等品种杂交后代抗性分析,表明R_917的抗性基因容易转育,是一个能广泛应用的育种材料。

  • 论文
    舒庆尧,刘贵付,夏英武
    摘要 (1680) PDF全文 (1500)   可视化   收藏

    用 ̄(60)Coγ射线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_4、W_11在高温(30~35℃)下叶片呈白色,在低温(20~25℃)下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_17和W_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_4和W_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对照的86.6%和81.1%。但W_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 论文
    曾宪垠,郭大智,石兴文
    摘要 (1756) PDF全文 (1090)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应用二抗技术建立了灵敏检测奶中孕酮含量的酶联免疫分析法(EIA)。微量滴定板首先包被二抗(羊抗兔IgG),4℃孵育过夜。免疫反应溶液中包括2μl的奶样(用分析缓冲液稀释至20μl),50μl酶标孕酮和50μl抗体。标准曲线的测试范围为0.2~12.5pg/孔,相当于0.1~6.25ng/ml,最小可测量0.15pg/孔,50%结合率对应的孕酮浓度是0.92pg/孔。样品测定的平均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是4.68%和11.10%。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2.67±10.79%。应用该方法测定全奶样品所得结果与应用RIA测定结果高度相关(r=0.97,n=48,p<0.001)。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是本室RIA的80倍,与直接包被孕酮抗体的EIA相比较,可以节约珍贵的抗孕酮抗体和酶标孕酮。

  • 论文
    胡保民,张天真,潘家驹
    摘要 (1620) PDF全文 (1225)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5、10和15Gy,γ射线辐照陆地棉成熟花粉作父本所产生的F_1杂种的生物学和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辐照花粉可以导致出苗率、成苗率降低,出苗持续时间延长。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杂交F_1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变化明显增大,数目明显增多,高剂量造成多元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异。辐照花粉是获得初级单体和三级单体的有效方法,从三级单体的后代中可以有效地获得初级单体和三体。

  • 论文
    白玲玉,马玉珠,华珞,韦东甫
    摘要 (1680) PDF全文 (1084)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白菜(BrassicachinensisL.)种子经低剂量γ射线辐照后,苗期植株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多照后白菜幼苗的抗坏血酶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但辐照对白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有高有低。这些变化的总效应可能是促使植物抗性增强,刺激生长,促进发育,提高产量的重要原因。

  • 论文
    杨宗渠,王柏楠,李旭照,顾崇德,张荷珍,周继春
    摘要 (1610) PDF全文 (1158)   可视化   收藏
    Baidu(3)

    侧耳双核菌丝经γ射线辐照后用咖啡因或Na_2-EDTA处理,其生长速度和漆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单一γ射线辐照明显降低,使辐射损伤加剧;辐照前用咖啡因和Na_2-EDTA处理,抑制辐射损伤修复的效果优于辐照后处理;咖啡因和Na_2-EDTA浓度分别达到0.5和1.0mg/mL后,单独处理侧耳菌丝会直接引起生理损伤。用咖啡因和Na_2-EDTA抑制侧耳辐射损伤修复,从而提高诱变效率是可行的。最适浓度以不直接引起生理损伤的最高浓度为宜,咖啡因和Na_2-EDTA适宜浓度分别为0.2和0.5mg/ml.咖啡因的效果优于Na_2-EDTA。

  • 论文
    刘厚诚,关佩聪,陈日远
    摘要 (1900) PDF全文 (1021)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以两个蔓生长豇豆品种为材料,在不同时期不同叶位喂饲 ̄(14)CO_2,研究长豇豆叶片14C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长豇豆营养生长期,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较低(54.85%)。生殖生长期,上、中、下叶位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均较高,平均为88.74%,且随着叶位的上升而增大。营养生长期,叶片韵光合产物向上、下部器官运转,其中95%以上运转到茎叶,且运转到上部茎叶的光合产物稍多,根只获得少量光合产物。生殖生长期,上、中、下位叶片的光合产物向各个器官运转分配,但主要运转到豆荚,运转到其他器官的光合产物很少。叶片的光合产物具有就近分配的特性,主要受植株的结荚状况,特别是豆荚发育程度所支配。

  • 论文
    于凤义,张萍,周洪杰,李小云,王瑞舫
    摘要 (1530) PDF全文 (1186)   可视化   收藏
    Baidu(7)

    利用 ̄(14)C示踪法研究玉米灌浆期功能叶 ̄(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间的分配。结果发现,饲喂功能叶半片叶时, ̄(14)C-光合产物在果穗各行籽粒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4)C-光合产物的量在一半果穗中较高,在另一半果穗中较低,有所谓的“半侧分布”现象。当剪掉半片叶再饲喂另外半片叶时, ̄(14)C-光合产物在果穗各行籽粒中的分布仍有“半侧分布”现象。

  • 论文
    张辛未,刘枫,叶舒娅,朱宏斌,叶成信
    摘要 (1637) PDF全文 (1205)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和尿素配施时水稻对肥料和土壤氮的吸收。结果表明,稻草单施导致土壤速效氮的生物固定,氨素供应不足是影响水稻分蘖成穗的限制因子。稻草配合尿素施用,明显改善肥料氨和土壤氮的供应,既有利于当季水稻增产,也有利于培养土壤肥力,还有利于后茬作物产量的提高。

  • 论文
    周凌云
    摘要 (1493) PDF全文 (1273)   可视化   收藏
    Baidu(15)

    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氨肥吸收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 ̄15N示踪方法,研究麦田土壤水分条件对肥料氮( ̄(15)N)的吸收、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供水条件在一定范围内(180~360mm水),氨素的损失与施肥量成正比,其氨素利用率与施肥量成反比。低肥处理的氨素利用率均高于高肥处理的氨素利用率,其顺序为75kgN/ha>225kgN/ha,其中,75kgN/h的处理,氨素利用率变幅为17.9%~30.5%。

  • 论文
    徐明岗,张一平,刘渭宁
    摘要 (1726) PDF全文 (882)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36)Cl标记扩散池法,测定了4种不同质地土壤在有效水含量范围内不同温度下Cl ̄-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Cl ̄-扩散系数(D)随土壤水分增加近线性增大,与Cl ̄-扩散的活化能随水分增加而降低,土壤水分高时,Cl ̄-扩散与所需克服的能障较低相一致。D值随土壤水吸力(S)增大而减小,符合幂函数D-aS-b关系。5~45℃下每升温10℃,Cl ̄-扩散系数增加量为10%~30%,平均为20%左右。土壤水含量和温度与Cl ̄-扩散系数的定量关系可用非线性多元方程描述。试验还发现,同一水吸力下,Cl ̄-扩散系数随土壤质地变粘而增大,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论文
    吕金印,黄亚冰,刘军,张慧
    摘要 (1053) PDF全文 (684)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75)Se示踪方法研究了小麦幼苗对硒的吸收、分布及转运。根系饲喂 ̄(75)Se-亚硒酸钠,标记3h,小麦幼苗茎部有少量 ̄(75)Se;至4.5h,叶部开始积累 ̄(75)Se。幼苗各部位对 ̄(75)Se的累积量依序为根>茎>2叶>1叶。示踪试验表明, ̄(75)Se可在幼苗体内转运。

  • 论文
    谢嘉华,李胜康,周建华,高明尉
    摘要 (1344) PDF全文 (1191)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药预培养36后,经500radγ射线辐照,加快了小孢子的出愈速度,对小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影响不大,对胚状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则有不利影响,其出愈率为25.3%,比对照37.1%低,但该处理产生的胚状体有一定的绿苗分化能力。在挑取花药前,穗子经500radγ射线辐照,不仅延缓了出愈时间,而且严重降低了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从而使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数大幅度下降,出愈率从对照37.1%下降到2.8%。

  • 论文
    罗雪梅,余勤,封振梅,黄汉鹏
    摘要 (1430) PDF全文 (1077)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60)Coγ射线0.2、0.3kGy辐照荔枝,然后分别置于室温(平均32℃)和低温(5℃)下贮藏。在贮藏的不同时期分别对荔枝的烂果率、褐变率,呼吸强度,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0.2、0.3kGyγ射线辐照荔枝,既可减少果实的烂果率和褐变率,又不影响果实的品质。低剂量辐照结合低温冷藏可延长荔枝货架寿命。

  • 论文
    徐利远,宣朴,瞿世洪,尹春蓉,郭元林
    摘要 (1850) PDF全文 (1347)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2)P内照射川育5号,选育出了川辐1号。采用~(60)Co丁射线辐照杂种F_2种子,选育出了川辐2号、川辐3号和川辐4号,以及多抗新材料4037和2270。川辐1号与常规品种绵阳19的染色体结构间差异较小,川辐2号与川辐1号之间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川辐2号与绵阳19号也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4037与绵阳19的杂种F_1,大量形成1个四价体,4037与川辐2号的杂种F_2,形成四价体、三价体、2个单价体、4个单价体的细胞都有,4037是一个典型的易位系,其基因组成与绵阳19更接近。2882的染色体结构与几个品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其染色体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4037的抗白粉病基因由主基因控制,表现为加性效应,为单基因遗传,是由~(60)Co丁射线诱变产生。

  • 论文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摘要 (1744) PDF全文 (1136)   可视化   收藏
    Baidu(1)

    该研究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 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小麦品种(系)与其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具有粘果山羊草Ae.19细胞质普通小麦细胞核的K-19小麦雄性不育系,并选育出K-19农矮3号A等10余个优良K-19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没有发现单倍体,综合性状好。从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发现了恢复力高的K-19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源),筛选出原KR_1等7个恢复系,国内法恢复度高达88.2%~96.9%,国际法恢复度高达116.4%~150.4%,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或单倍体频率很低,综合性状好。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建成,丰富了小麦杂优育种种质库,具有良好的生产利用价值。

  • 论文
    达克东,张松,李雅志
    摘要 (1540) PDF全文 (1107)   可视化   收藏

    以苹果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带柄叶片为材料,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BA和蔗糖及不同氨基酸的MS培养基上,诱导叶柄产生体细胞胚和再生嫩梢。研究显示,附加BA 1.5mg/L的MS培养基是叶柄形成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嫩梢的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中蔗糖浓度调控叶柄的分化类型,浓度在5~10g/L时,叶柄由体细胞胚途径分化嫩梢,浓度为20g/L时,叶柄同时由体细胞胚和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嫩梢,浓度30g/L以上时,叶柄由器官发生途径分化嫩梢。4种氨基酸中,L-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促进叶柄体细胞胚形成,以L-脯氨酸促进效果最好。

  • 论文
    姜国勇,李秀贞,刘培利,李金国,蒋兴村
    摘要 (1608) PDF全文 (1318)   可视化   收藏

    平流层辐射对谷子的营养生长及后代性状的变异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高空气球搭载的谷子,种子发芽势比对照提高21.1%,株高比对照降低6.8cm。叶片长度的生长动态呈双峰曲线,叶片长度和宽度与对照的差值由下到上呈正弦曲线,旗叶的面积、穗重均明显高于对照。SP_2分离群体中产生了各种各样具有隐性性状的突变体,SP_3大穗型株系性状相对稳定,在穗长、穗重、种子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上表现出有选育价值的稳定变异。

  • 论文
    舒庆尧,吴殿星,夏英武,谢嘉华,叶阿宝
    摘要 (1653) PDF全文 (1171)   可视化   收藏
    Baidu(11)

    以两用核不育系新光S幼穗为材料,以γ射线辐照作对照,研究了电子流注入对水稻离体培养的反应。结果表明,电子流注入对离体培养的效应与γ射线辐照具有相似性。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但对植株再生具有促进作用。10~15秒电子流注入可使幼穗的出愈率和分化率保持对照水平或略低,而再生能力大幅度提高。

  • 论文
    王法宏,赵君实
    摘要 (1400) PDF全文 (1383)   可视化   收藏

    用CXH-305型红外CO_2分析仪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相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强度和同化物在不同器官中的运转分配。结果表明,落黄较好的小麦品种,其籽粒灌浆初期的群体光合强度与落黄较差品种无显著差异;但到籽粒灌浆中后期,前者的群体光合强度则极显著地高于后者;到籽粒灌浆末期,落黄较好的品种仍维持相对较高的群体光合强度。~(14)CO_2示踪研究表明,在小麦生育后期,落黄较好品种植株各器官的放射性比活度高于落黄较差的品种。就同化物的运转分配而言,在籽粒灌浆期,落黄较好品种光合产物运输到茎秆和根系的比例较大,而落黄较差的品种运输到穗部的比例较大。文中讨论了不同熟相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生理原因,并就小麦生产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 论文
    陈炳焕,唐建阳,雷裕,钟红梅,郑金贵,陈君琛,黄勤楼
    摘要 (1413) PDF全文 (1045)   可视化   收藏

    应用~(15)N-尿素研究了谷秆两用水稻202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尿素的条件下,对照稻308与两用稻202的稻谷性状相似,但202稻草含N量比308(CK)提高37.57%。不同时期施肥,肥料氮在谷、草中的分配率不同,308遵循常规稻的分配规律,而202水稻则有自己的特性,即早期追肥大部分分布于稻穗中,较迟施肥大部分分布于茎、叶中。应用~(15)N标记稻草研究其利用价值,202草粉饲料被草鱼和白鼠的消化率比308草粉(CK)提高13.6%和16.5%,机体的~(15)N回收率比CK提高9.6%和6.0%;202稻草栽培平菇,~(15)N回收率比CK提高19.1%,202稻草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 论文
    徐寅良,陈凯旋,陈传群
    J4. 1996, 10(02): 99-103.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099
    摘要 (1467) PDF全文 (1003)   可视化   收藏

    茶树喷洒~(134)Cs后,~(134)Cs在老茶叶上的残留和新茶叶上的吸收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134)Cs叶面污染后危害性最大,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茶树对~(134)Cs的富集能力低,K值为0.02;鲜茶叶经制茶加工后,~(134)Cs的损失率达13.3%;茶叶经4次浸泡后,~(134)Cs的总浸出率为83.6%。

  • 论文
    曹鸿鸣,贺明荣,王明友,王振林
    J4. 1996, 10(02): 104-108.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04
    摘要 (1750) PDF全文 (1199)   可视化   收藏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麦棉套种条件下棉麦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麦棉套作条件下,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利用率显著提高,且所吸收的氮素较多地分配到籽粒中。与此相反,棉花所吸收的氮量和肥料氮利用率均比纯作春棉降低,收获期有较多的氮素滞留于营养器官和铃壳中。

  • 论文
    贾明宏,温贤芳,梁渡湘
    J4. 1996, 10(02): 109-114.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09
    摘要 (1856) PDF全文 (1084)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HPLC双胍辛胺-安息香柱前反应检测分析方法。首次发现双胍辛胺与安息香可发生反应,产物具极强的萤光活性。对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以9-MERC-Na_2SO_3为防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100℃水浴中,双胍辛胺与过量安息香3~5min即可完成反应,衍生产物在At_(ex)=317nm,X_(em)=430nm时具有最大的荧光强度,经冰浴冷却后,加HCl(2mol/L,Ttis-HCl)溶液调节pH值,即可直接进行HPLC测定。最小检出量0.8ng,在0.8~900ng范围对峰高呈线性响应,结果重现性良好,3个浓度、12次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7.7%。该方法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该农药残留量分析对检测水平的要求,灵敏度有较大提高。此外,该方法对HPLC反应检测微量NH_3、胍和单取代胍基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论文
    王光火
    J4. 1996, 10(02): 115-119.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15
    摘要 (1591) PDF全文 (1176)   可视化   收藏
    Baidu(1)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砖红壤、红壤以及发育于红色粘土的水稻土,大多数属于高固磷土壤。本文从强度、数量和缓冲容量因素出发,对有效磷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讨论。探讨了E值和L值评估土壤有效磷库的适用性。实验室和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由于高固磷土壤对~(31)P和~(32)P的不可逆固定作用,不能满足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活性磷的基本原理,不论用E值还是L值对这类土壤有效磷库进行评估,都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论文
    李秀贞,刘光亮,邹立本
    J4. 1996, 10(02): 120-122.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20
    摘要 (927) PDF全文 (1127)   可视化   收藏
    Baidu(17)

    用~(60)Coγ射线100Gy辐照食用小型南瓜小菊的干种子,其后代果实形状、重量在M_1即有变异,M_2果实形状、皮色、肉色、重量等变异广泛,M_3以后,果实变异逐渐减少,至M_5各性状基本稳定。从M_2后连续选择,现已选育出早熟、优质、抗病、耐贮的3个优良品系。

  • 论文
    兰进,徐锦堂,李京淑
    J4. 1996, 10(02): 123-125.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23
    摘要 (926) PDF全文 (1544)   可视化   收藏
    Baidu(37)

    用氚标记蜜环菌伴栽天麻,显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表明,标记蜜环菌侵入天麻皮层细胞时,菌丝即被溶解、消化,其同化产物主要由天麻维管组织运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上均有银粒,表明被同化的标记物参与了天麻的生物合成过程。

  • 论文
    白宝璋,孙存华,田文勋,高继明,白嵩
    J4. 1996, 10(02): 126-128. https://doi.org/10.11869/hnxb.1996.02.0126
    摘要 (1045) PDF全文 (1058)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根系能够吸收并运转~(14)CO_2。根系所吸收CO_2的运输形式既可以是~(14)CO_2,也可以是~(14)C-同化物,但木质部汁液中的游离~(14)CO_2是主要的~(14)C运输形式。

  • 论文
    刘贵付,舒庆尧,夏英武
    摘要 (1621) PDF全文 (1271)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2个由60Coγ射线辐照产生的苗期白化突变体W24和W27的叶色转换过程及其稳定性、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突变体的叶色突变在不同生长温度下均可表达,叶色特征基本相似。第1~3张叶片在伸出时表现白化,但在随后的生长过程中逐渐转绿,可转绿叶片的面积,第1叶约为40%,第3叶约为90%,第4叶开始表现正常绿色。突变体与亲本2177S的柱头外露率及大多数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并保持了亲本的育性转换特性和配合力,从而表明,叶色突变性状可作为选择标记,在苗期可排除杂交种子中的自交种子,而对杂交优势表达和制种没有显著的负效应。

  • 论文
    侯广云,井立玲
    摘要 (1754) PDF全文 (1268)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选用5个性状各有特色的小麦优异突变体进行完全双列杂交(无反交)。利用10个组合F1和5个亲本材料研究了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F1显性程度表明:除抽穗期以负向优势为主外,其余7个性状均以正向优势占主导。亲本本身表现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呈显著相关,但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与杂种优势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作为种质资源,矮秆突变体890376对降低后代株高最有利,大粒突变体核生二号最有利于提高后代的千粒重,早熟突变体890236对提早后代熟期和提高后代单株分蘖力最有效,大穗突变体890018最有利于改善穗长、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综合而言,上述4个小麦优异突变体作为种质资源,对改善后代与其相对应的性状具有重要价值。对有些性状而言,凡是由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的亲本配置的组合,其特殊配合力效应一般也较大,但也有不完全一致之处。特殊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大小的相关关系,除单株穗数为显著外,其余7个性状均为极显著。

  • 论文
    陈佑良,魏敏,杨平华,李品芳,刘虹
    摘要 (1755) PDF全文 (1294)   可视化   收藏

    利用60Coγ圃慢照射麦类作物植株,在辐照当代籽粒灌浆期间,分期收取不同成熟度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及变化。结果表明:因辐射损伤已失去生活力不能发芽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许多又恢复发芽能力,说明麦类作物存在损伤修复。在乳熟中期前后10天左右,损伤修复作用最强,但3种麦类作物损伤修复能力存在差异,其顺序是:大麦>小麦>小黑麦。文中提供了损伤修复的细胞学证据。

  • 论文
    程备久,田秋元,李展,周立人
    摘要 (1885) PDF全文 (1556)   可视化   收藏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以2×1015Ar+/cm2介导外源DNA引起受体性状变异的频率最高,达16.2%。经选育已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早熟、种子少腺体和优质等各具特色的陆地棉新种质系。

  • 论文
    李社荣,李安生,张敬,徐武,李鸣,孙光祖,王广金,唐凤兰,李忠杰,张月学
    摘要 (1471) PDF全文 (1092)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采用60Coγ辐照与小麦赤霉菌粗毒素的多种剂量组合,研究复合处理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γ辐照与毒素处理能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接种后第40天,愈伤组织存活率及愈伤组织生长量亦降低。但50Gy辐照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一定刺激效应。复合处理剂量效应方程多为二元多项式。100ml/L毒素培养基上得到的再生植株,其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毒培养基上得到的对照。

  • 论文
    缪颖,蒋有条,曾广文,朱祝军
    摘要 (1684) PDF全文 (1292)   可视化   收藏

    在5mScm-1和10mScm-1NaCl胁迫过程中,大白菜幼苗根系膜透性、TTC还原能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显示根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盐胁迫处理下,根系对钙的吸收速率在〔Ca2+〕>075mmol/L时明显受到抑制。根系对45Ca2+的积累能力分别在5mScm-1NaCl胁迫5h和10mScm-1NaCl胁迫3h后受到抑制,而且大白菜各器官(根、茎、叶)对45Ca2+的吸收、转运能力在盐胁迫下发生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叶对盐胁迫反应最敏感。盐胁迫条件下,叶片各部位45Ca2+积累明显减少,其中叶缘反应最为敏感。

  • 论文
    王化新,张仲良,任光澡,吴素琼,陈志渝
    摘要 (1785) PDF全文 (1233)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放射性(14CO2)示踪技术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分配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30d测定,2892S/Msinchu53(F1)14C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分配的比率较亲本Msinchu53(♂)低1199%;滞留于茎鞘、叶和枝梗的比率较亲本高4倍左右,是该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原因之一。库源比高结实率低,源的供应不足,是该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另一原因。在源库之间物质运转效率不高,库源流不协调,库容量未能及时得到满足,影响籽粒干物质积累,也是该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原因。2892S/花广549(F1)、2892S/1611(F1)与各自亲本花广549(♂)、1611(♂)相比,14C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分配的比率较高,库源流协调性好,籽粒较充实,空秕率较低。

  • 论文
    于凤义,张萍杨
    摘要 (1361) PDF全文 (1202)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4CPP333在小麦、水稻、芹菜中的残留。结果表明,14CPP333在作物中的残留水平随土壤中滞留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小麦籽粒残留水平为131~075ppm,水稻籽粒为022ppm,芹菜为0013~0032ppm。14CPP333在水稻植株中残留的水平由高到低为穗梗>叶>茎>谷壳>根>米;小麦为叶>籽粒>穗其余部分>根>茎;芹菜为叶>根>茎。施入14CPP33313个月后,盆土表层0~15cm能测出高于本底的放射性。

  • 论文
    郭江峰,孙锦荷,翟琳琳
    摘要 (1434) PDF全文 (1163)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同位素示踪和模拟生态系统技术,研究了进入水生生态系中的抗蚜威的转移、富集和降解等。结果表明,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降解产生大约9种产物。在底泥、草鱼、浮萍以及水浮莲中的积累都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加,与此同时,水体中抗蚜威的浓度不断下降。

  • 论文
    方宣钧,林敏,尤崇杓
    摘要 (1478) PDF全文 (1970)   可视化   收藏

    EPS结构分析表明,EPS突变株及工程菌株的糖骨架结构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有差异,尤其是ntrCnifA基因结合子A1532的糖骨架结构明显不同于其它菌株,各个菌株之间,其侧链基团均稍有改变。ETIR证实,各个菌株EPS中蛋白构象存在差异,EPS中均有丰富的β折叠构象。EPS丰富型突变株中无规卷曲构象所占比例较大,而野生型菌株中EPS则没有无规卷曲构象。

  • 论文
    俞美玉,王熹,陶龙兴,黄敦林,徐仁胜
    摘要 (1051) PDF全文 (1240)   可视化   收藏

    用浸种、土施或叶饲等方法施入14CS07,水稻种子、根系和叶片均能吸收14CS07。经种子吸收的14CS07,出苗后植株各部位均有14C放射性;经根系吸收的14CS07,主要运转到地上部各器官;经叶片吸收的14CS07,大部分滞留于原吸收部位。水稻秧苗内的14CS07均有向顶部运输的特性。

  • 论文
    李文建,卫增泉,颉红梅,韩光武,李强,党秉荣,杨汉民,高清祥
    摘要 (1245) PDF全文 (1173)   可视化   收藏
    Baidu(1)

    用ESR波谱术,分别研究了室温下中能氮离子束注入和贯穿小麦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对小麦种子微核率和染色体(总)畸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微核率和染色体总畸变率均与自由基的浓度有关,而且随辐照方式即注入和贯穿而发生变化。自由基浓度较小时,注入产生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比贯穿高;自由基浓度较大时,贯穿产生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比注入高。对于微核率和染色体总畸变率的极大值,注入和贯穿所对应的自由基浓度值分别是26和61mm。